福见惠安•乡贤有为 -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为汇聚乡贤力量,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中共惠安县委宣传部、惠安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东南网泉州站推出“福见惠安•乡贤有为”人物故事系列报道,用镜头和笔触记录在外乡贤的奋斗故事和家国情怀,以他们的奋斗精神为榜样,激励家乡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惠安更加“惠安”!

 资  讯 
即时 | 2024-08-30 09:45

东南网8月30日报道(本网记者 陈诗婷 林杰/文 杜志鑫/视频)

中学学生会主席、研究生学生会主席、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证券期货犯罪司法智库专家、青年法学家、国际访问学者……从学霸到学者、专家,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陈岱松的眼里,知识爆炸的时代,应常学常新,久久为功。作为一名“师”者,更是一名“学”者,“学无止境”理念影响着新一代法学学子。

陈岱松教授。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跬步前行,从乡村小学走进法学殿堂

陈岱松的求学之路,充满了励志与坚持。

1975年,陈岱松出生于惠安县辋川镇这一传统农业大镇。他回忆,从农村小学到县城小学,再考取惠安一中,对知识的渴望从未停止,高二那年竞聘上惠安一中学生会主席,成为多年努力付出的肯定。

在1993年备战高考的紧张时期,凭借出色的表现,陈岱松被华东政法大学提前保送录取,从此踏上漫长、忙碌又充满快乐的法学之路。

“当时还有一点‘遗憾’,没能在高考考场上证明自己,进了大学校门之后,就得更加勤奋一点,不然会掉队。”陈岱松说,大学期间,看到与同龄人差距促使他勤奋刻苦,每天晚睡早起,课余时间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自修教室,埋头于书山学海。在华东政法大学,陈岱松先后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陈岱松教授在授课现场。受访者 供图

特别是大学本科四年,专业本需要完成40几门课程的学分,他硬是来回完成了60多门课程,经常在校园奔跑着赶课。那时候,身边老师、同学们对于校园里这抹狂奔的身影印象深刻,他被贴上了“拼命三郎”的标签,之后获评上海市“三好学生标兵”。

“我现在也告诉我的学生,学校给你安排的课程肯定有它的合理性,能站上华东政法大学讲台的老师也一定是优秀的,所以课一定要去上。”对知识渴望和对梦想追求的那股狂热劲儿,伴随陈岱松至今,他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自己的追求与目标。

2006年,时年31岁的陈岱松加入英国访学团,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员。为期半年的国外时光,陈岱松废寝忘食,每天花十二个小时学习。“因为年龄最小,领导同事都很心疼我,说小陈是不是走火入魔了,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学习,又不会做饭,还得经常找他们蹭饭。”陈岱松笑着说道。

陈岱松教授参加《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课题会议。受访者 供图

“吸收新知识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一旦开启,就刹不住了。”在后来的时间里,陈岱松每隔两年便会参加访学团,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美国旧金山大学、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美国尼亚加拉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我的导师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科交叉的背景,还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而我也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在国外求学任教多年的经历,让陈岱松深深体悟到,学无止境,奋斗方是未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陈岱松教授(左5)获聘证券期货犯罪司法智库专家。受访者 供图

传道授业,步履不停重实践

2003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陈岱松,选择留在母校华东政法大学任教。2007—2011年,进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期间,他还曾一度担任华政经济法学院副院长。

步履不停,逐心而行。踏入法学殿堂20多年来,陈岱松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金融法教学、科研、实践模式。身边的同事介绍道,岱松教授善于在教学中以案例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他不仅仅是板书和讲解,而是通过真实案例和模拟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金融法的实际应用。久而久之,他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术探索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场所。

“学好法学,并不仅仅是背诵法条,反而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要活学活用。”陈岱松经常告诉学生,法学虽然是一门社会科学,但是法学的逻辑架构是严谨的,科学立法要求执法规范、标准合理。

兢兢业业的陈岱松在学术领域也是屡有建树,2009年起,陆续出版《见证中国股市》《中国股市早年岁月》《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证券上市监管法律制度国际比较研究》等多部著作。在《法学》《国际金融研究》等中文核心刊物发表金融法律论文及译著六十余篇,专著二部,主编三部,参编专业书籍近十部。

近年来,陈岱松多次主持司法部、教育部、上海市政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市金融服务办等重要课题,积极参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及金融法律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曾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等荣誉,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特殊急需类),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律师提名、上海十大青年法学家提名。

不凡的实践履历,让陈岱松的课程深受欢迎,他的博士研究生刘晓萌就说:“陈老师上课会旁征博引,他的教学风格既严谨又富有启发性,为我们打开了通向法学深度的大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陈岱松教授参加家乡活动。受访者 供图

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初心

“无论我做什么,他总是告诉我‘你还有潜力’。”

“我们无话不谈,父子如兄弟。”

在陈岱松的成长中,父亲陈顺贵是他的榜样、引路人和精神支柱。

1964年,陈顺贵凭借优异的成绩从惠安一中考入南京农业大学药剂专业,成为家乡梧山村官后自然村的第一个大学生。陈岱松母亲张秀琴是惠安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儿子也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博士生。

“父亲都是鼓励式教育,直到我读研究生,他都还告诉我,说我还有潜力,所以我内心一直觉得应该继续努力,毕竟还有机会。”谈起父亲,陈岱松眼神中藏不住骄傲与崇拜。

在那个年代,陈顺贵的教育方式无疑是超前的。在陈岱松记忆里,父亲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总是强调教育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是孩子成才的正确打开方式。

陈岱松教授回惠安母校作学术讲座。受访者 供图

学有所成的陈岱松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虽然常年身在异乡,但他始终心系家乡发展,热心家乡公益活动。他受邀担任泉州市人大特邀咨询委员、惠安县政府特邀顾问,定期返乡参加各种活动,提出自己的专业见解和建议。还时常为惠安在外商会、企业提供法律援助,以自己的方式为家乡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惠安一中百年校庆之际,陈岱松和几个同学成立了张耀辉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学助教。同年,为纪念已故的华东政法大学辅导员老师沈琳月,陈岱松联合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发起成立“琳月柏年奖教/学金”,这也是华政历史上第一个以一位平凡的研究生辅导员的名字命名的奖教奖学金。

陈岱松教授在一场纪念活动现场讲述辅导员恩师沈琳月的故事。受访者 供图

“有幸成为人民教师中的一份子,我想传承家乡老师的优秀品德,如同沈老师一样,老师们是我的榜样,现在我也得用自己的行动,和同学们一起向榜样靠近。”陈岱松说。

采访最后,陈岱松表示,从最初不想辜负父亲的鼓励,到如今发自内心热爱法学、忠于教育,当前最渴望的就是继续带领新一代的法学学子坚守学术净土,践行法学梦想。

人物简介

陈岱松,惠安辋川人,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金融学副研究员,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陈岱松长期专注于金融法律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多次主持司法部、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等省部级重要课题。出版有《见证中国股市》《中国股市早年岁月》《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证券上市监管法律制度国际比较研究》等多部著作。受邀担任泉州市人大特邀咨询委员、惠安县政府特邀顾问,证券期货犯罪司法智库专家,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即时 | 2024-07-18 17:58

东南网7月19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杰 杜志鑫/文 杜志鑫 陈培源/视频)  

在当代社会,土木工程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桥梁到高楼大厦,从道路到水利工程,都离不开土木工程师的精湛技艺与创新能力。日前,记者走进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采访了惠安乡贤吴应雄教授,探讨他的个人成长、学术道路以及对土木行业的贡献和未来期望。

从学徒到大学老师 自学成才

上世纪60年代末,吴应雄出生在建筑之乡惠安县净峰镇,这个三面环海的滨海小镇兴建石头厝,长辈们也大都是泥水工匠出身,他从小就沉浸在砖瓦和石头的环境中,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谈及个人成长时,吴应雄回忆道:“家乡的每一栋石头厝都是我的启蒙书籍,它们教会了我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的吴应雄,却因个人原因在初二上学期就辍学当了建筑工地学徒,那年他才14岁。

2012年吴应雄博士毕业照。受访者 供图

“那时什么都不会,只能当小工搬砖挑土,一干就是两年,后来特别渴望回到学校学习。”两年后,吴应雄在亲人的帮助下到厦门技工学校培训一年,开启了他自学成才的道路,培训结业后改为从事建筑施工工作。

“自学经历是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让我能够不断适应土木行业的变化。”吴应雄强调说。

吴应雄在工作室演示减震阻尼器工作原理。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于1993年取得福州大学工民建专业专科学历,2000年取得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学历,2004年取得福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2012年取得福州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同时在工作中取得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教授职称,吴应雄在人生道路上“一路开挂”,最终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取得工程硕士学位后,得到母校福州大学青睐的吴应雄于2006年从当时任职的建筑设计院调动至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实现了从一名工程师到大学老师的转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吴应雄与2024届硕士毕业生合影。受访者 供图

从理论到应用 实践出真知

进入大学任教后,吴应雄把教学科研重点放在建筑结构抗震与隔震减震理论和应用研究。他始终将教学与研究紧密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的课堂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可以说,我是先社会实践再从事理论研究,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和建造,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吴应雄说。

据介绍,土木工程学院的实验室与理想中的实验室不同,在这里,学生做实验,要学会浇筑梁、柱等混凝土构件,要学会堆砌砖块,甚至绑扎钢筋,工地上工人干的活,他们都得干。

“这些我年轻时就干过,在实验室得心应手,只要我一动手,学生就跟着干,气氛很好。”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学生着迷吴应雄的实验课程。

结构振动台试验

吴应雄在实验室指导硕士生做实验。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吴应雄长期的研究方向是建筑结构抗震、隔震减震、砖石砌体结构新材料加固、村镇房屋抗震和加固改造等。隔震减震、新材料结构加固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是国家重要战略需求“韧性城乡”的有力支撑。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隔震减震技术作为对传统抗震技术的有效提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因此,吴应雄的科研课题也迅速得到业界的关注。

2009年以来,吴应雄主持指导建设了50多栋隔震减震建筑,推动了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技术的应用。他提出了一套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和动力特性测试方法,实现了可以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隔震建筑物,对于沿海地区节约土地意义重大。当前,吴应雄团队的系列隔震减震技术成果已应用于福建省内外。

吴应雄科研项目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据了解,吴应雄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完成省级科技项目和企业技术服务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5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3部,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件。获得2022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7个省部级和全国性学会奖。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50人,其中10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和省优秀硕士毕业生等称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吴应雄应邀作专题讲座。受访者 供图

融入家乡发展 传承匠心

作为惠安县人民政府特邀顾问,一直以来,吴应雄密切关注家乡发展,他与惠安的惠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结合家乡实际,关注农村民居和闽南石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研究。

“在家乡,我见证了砖石的巧妙组合,感受到了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但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住得安全。”吴应雄认为,土木工程师的首要社会责任就是建造稳固耐用的建筑物,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近期,吴应雄频繁往返泉州、福州两地,力促福州大学与泉州、惠安的相关单位在土木工程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并落地应用。

“惠安是中国建筑之乡,这里的建筑与石雕齐名,我的初心就是希望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家乡的建筑行业发展做点贡献。以前为了学本领走出去,现在把科研成果引进来。”吴应雄表示,每当想到能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心中便涌起一股报答桑梓的激情。

吴应雄到泉州地区的小学教学楼参与滑移减震工程指导。受访者 供图

除了学术研究,吴应雄对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同样关注。他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努力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在采访的最后,吴应雄乡贤对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的年轻人发出殷切期望:“土木工程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技术,更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精神的体现。希望年轻人不畏艰难,传承前辈匠心精神,发挥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共同推动土木工程领域向前发展,为建筑抗震等事业注入更多的力量和智慧。”

“虽然吴应雄年轻时未能像科班出身的其他老师一样在高等学府学习,但他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努力自学,加上从事建筑施工和工程设计的经验积累,为后来投入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吴应雄的博士生导师祁皑教授说,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变革的时代,吴应雄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建筑抗震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吴应雄教授工作照。受访者 供图

人物名片 

吴应雄,惠安县净峰人,福州大学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系全国隔震减震专家工作部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理事、《振动工程学报》编委、惠安县人民政府“特邀顾问”。

吴应雄长期致力于建筑结构抗震与隔震减震的科研和成果应用转化,在福建省主持指导建设了一批隔震减震建筑,为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技术应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完成省级科技项目20余项,曾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7个省部级和全国性学会奖。

即时 | 2024-05-19 18:30

詹汉钦在惠安崇武家乡留影。东南网见习记者 杜志鑫 摄

东南网5月19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杰 见习记者 杜志鑫 实习生 陈梓昕)如果用一种植物来形容詹汉钦乡贤,那一定是松柏,坚韧不拔,向下扎根盘结,向上蓬勃生长。“只有我们国家强大起来,家乡发展起来,一切才会变得更好。”少年带着家乡建筑技艺外出谋生,中年带着桑梓之心反哺家乡,詹汉钦秉持“松柏”性格,扎根实业,投身公益事业,赢得了业界的褒扬。当有人问起十几年如一日的慈善行为时,他只是眉眼含笑,摆摆手,表示这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詹汉钦与海南公司同事合影。受访者 供图

艰苦创业,勇于奋斗

上世纪60年代,詹汉钦出生于惠安县崇武镇,那是一个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回忆起小时候生活,他表示基本的衣食果腹都难以得到保障,白米饭是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的,家庭条件十分困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同龄人小学毕业后就出来当学徒,我也是其中一个。”詹汉钦介绍,崇武是惠安石雕的发源地,祖辈代代相传一门建筑好手艺,这里的泥水匠、石雕工个个技术精湛,也成为谋生致富的最佳路径。

向海而生的崇武人世代从事渔业,成年累月与风浪搏斗的经历也造就了他们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詹汉钦在16岁那年选择背井离乡,追随父辈步伐,远赴海南谋生,开启了艰苦奋斗的岁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迎来了开发建设的大好机遇。得益于家乡的这门技术,我和几个老乡站稳脚跟后,开始创业,就像盖房子一样,从一砖一瓦逐步发展起来。”创业初期,詹汉钦先后担任技术员、工长、工程队长等职务,直到1994年成立恒达建筑公司,开始在建筑地产行业崭露头角,开创一番天地。

詹汉钦获颁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永远荣誉主席

历经三十余年艰苦创业,恒达公司的业务现已集建筑施工与房地产开发于一体,建设项目多次获得海南省优质样板工程、绿岛工程、椰城杯、鹿城样、优质结构工程等荣誉称号。其个人于2003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所带领的企业被授予海南省综合实力十强先进企业、海南省建筑行业十佳诚信企业等多项荣誉。如今的恒达公司发展为香港恒达集团,业务横跨海南、福建两省。

“我们青年时期的那个年代虽然苦,但只要你肯干还是不会饿肚子的。还有一个是靠坚持和务实,我们团队也经历了90年代初海南房地产的泡沫危机,最后大家是在危机里找机遇,坚信技术的力量、工匠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等待机会重现。”詹汉钦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詹汉钦参加义诊志愿服务。受访者 供图

建言献策,奉献社会

熟悉詹汉钦的人对他如此评价:思想敏锐,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春风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以其独具的胆识和博大的胸怀,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之路。

小学毕业的詹汉钦在学徒期间,受到师傅的教诲,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的机会,白天搬砖晚上“搬书”,青年时期到了海南还参加农场夜校学习班。一边实践,一边学习,詹汉钦凭借勤奋好学,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2001年到2005年期间,先后参加海南建设标准站、海南省建设厅、海南建设教育协会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和培训。2005年6月,其撰写的《浅谈外墙涂料的质量通病控制》和《浅谈施工投标中的预算和报价技巧》论文,经海南省建设教育协会和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评审推荐在学术会上交流。

“建筑工艺、队伍建设、行业政策,这些都需要学习,在时代发展洪流中,没有学习力就没有发展力,我们要主动融入这个行业,融入社会。”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詹汉钦深有感触。

情系桑梓教育的詹汉钦获得家乡惠安县政府的表彰。

在事业进一步发展之时,詹汉钦也迎来了新的身份,分别担任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口市政协委员,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政协委员,詹汉钦努力发挥自身特长,以企业家视角,积极在海南省的政协会议上建言献策,助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詹汉钦在内地和香港担任多个社会职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力量。他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到访宁夏彭阳县,为当地的学生捐赠校服物资等。疫情期间,内地个别地区医疗物资出现短缺,身为香港海南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香港海口联谊会署理会长,他安排从海外采购口罩运回家乡,助力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工作。

“祖国好起来了,家乡好起来了,我们也就会跟着好起来。”这是詹汉钦始终坚持的人生信念,也是他不遗余力地回馈社会的初心情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詹汉钦在家乡崇武中学设立奖教奖学基金。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反哺乡土,倾情教育

日前,由詹汉钦发起的海南晟基投资有限公司教育捐赠暨颁奖仪式在惠安崇武中学举行,现场颁发了首届詹汉钦奖教奖学基金30万元。而仅仅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詹汉钦以香港同胞的身份向惠安县教育发展促进会捐赠500万元,彰显了新时代侨胞的担当作为。

乡贤的兼爱之举,仍不仅于此。早在十多年前,詹汉钦为了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不断发展自身,求学深造,特设“福建省詹汉钦奖学金”,面向八闽詹氏莘莘学子,助力他们的升学之梦。此外,从1997年至今每年捐助惠安崇武镇潮乐村及当地学校50万元。目前已累计在教育公益事业上捐赠千万余元。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书读得不够,所以我更加关注下一代小朋友的教育问题,希望他们能读得更好,发展得更加优秀。”詹汉钦说。

詹汉钦与获奖学子合影。受访者 供图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詹汉钦表示,少时因为家庭与社会条件原因,无法在家乡顺利完成学业,这也成为他心底的遗憾,所以希望通过捐资助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教育,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詹总平时常讲到家乡的事,他不仅在福建老家那边捐资助学,在海南这边也是如此,经常带领大家参加爱心活动,对困难家庭及困难学生进行过诸多的帮助。”詹汉钦的同事马小伟说道。

少小离家老大回,谈及家乡发展,詹汉钦始终提及根在惠安,深知回报家乡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他的行动不仅体现了广大在外乡贤的家乡情怀,更彰显了一个乡贤企业家的大海胸襟与责任。

人物名片:

詹汉钦,1963年出生,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人,旅居香港,获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任香港恒达集团总裁、海南长宜房地产开发公司及海南晟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省福建商会名誉会长、中国香港海口联谊会主席、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主席。

作为从建筑之乡惠安走出去的行业精英,詹汉钦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带领家乡建筑团队在海南艰苦创业。多年来,他热心公益事业,注重宗亲乡谊,心系家乡教育,设立詹汉钦奖教奖学基金,累计公益捐赠千万余元,彰显了新时代乡贤的担当作为,弘扬了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社会正能量,为爱心乡贤的慈善公益行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即时 | 2024-04-16 11:11


    惠安县校园服饰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百裕集团董事长许曲煌。东南网见习记者 杜志鑫 摄

东南网4月16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婕 见习记者 杜志鑫 通讯员 陈秋红)在惠安县螺阳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校服发往全国各地。这里,许多家庭通过“一件校服”,娶妻生子、建房立业。因此,有人说,有学校的地方就有惠安人,螺阳镇也被称为“中国校服第一镇”。日前,记者赴广西南宁采访从惠安螺阳走出去的乡贤许曲煌,聊起家乡校服产业时,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述了从一位校服产业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蜕变故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许曲煌与同事交流校服款式设计 东南网见习记者 杜志鑫 摄

异乡创业 敢闯敢拼的惠安人

1972年,许曲煌出生于惠安县螺阳镇,自幼家中并不富裕。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校服开始进入惠安服装作坊视线,许曲煌的父母和大哥在节衣缩食下开设了一家服装加工厂。1993年,21岁的许曲煌决定外出考察服装贸易市场,和那个年代大多数爱拼敢闯的惠安年轻人一样,他提着简单的行囊就踏上离家的绿皮火车。在辗转多地后,由于亲戚在广西从事服装批发买卖,许曲煌便来到了南宁,最终在这里扎根发展,开启异乡创业。

“曲煌看到我们创业很辛苦,起早贪黑,后来又遇到家庭出现一些变故,中学毕业后他主动提出找工作减少家庭负担,从小就懂事肯吃苦,让家人感到既欣慰又心疼。”许曲煌的大哥许克清说,许曲煌从小能吃苦有担当,至今还是如此。

1993年,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也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各地要求以学校为单位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学生统一穿着学生装,而这恰恰成为了许曲煌创业路上的一个重要契机。他充分利用家乡惠安在服装加工上的原材料和技术优势,同时结合广西的市场需求,很快地就接到了当地学校的校服订单。

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曲煌说,创业初期,他身体力行、早出晚归,常常累得想直接躺在裁剪床上,哪怕能睡上那么一会儿。2000年,为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许曲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投入全部积蓄,于2001年在广西梧州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厂。2004年,他成立了广西梧州市百裕实业有限公司,2006年迁址岑溪市百裕工业园,2011年组建广西百裕集团并任董事长。

许曲煌获评梧州市年轻一代民营优秀企业家 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许曲煌脚踏实地办企业、注重诚信经营,推动事业蒸蒸日上。如今的百裕集团已在福建、山东、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投资设立分厂或分公司。除校服产业外,同时涉及产业园、教育装备、教育培训等多个商业领域,已成为业内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

“校服穿着群体主要为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关系着学生身体健康,也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的心,因此校服的质量和购买过程中的服务是非常关键的。”许曲煌告诉记者,2015年,教育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该标准,确保校服质量,更好地保护中小学生健康安全。而这,也恰恰是许曲煌和团队一直践行的初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许曲煌参加企业家捐赠仪式

乐善好施 捐资捐物价值数千万

在企业稳定发展之余,许曲煌带领百裕集团回馈社会,积极帮助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专门为农民工提供上岗培训,把岗位送到家门口,从技术上给予支持,让农民工有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劳动来改善生活。

与此同时,许曲煌积极带领集团公司参与当地脱贫攻坚战役,在广西、云南等地建立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问题。对于集团内的困难职工,他也慷慨解囊,这一行为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助推企业发展。

“我们的行业本身和教育有关,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把捐资助学和扶贫济困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许曲煌告诉记者,企业不仅仅要盈利,还要有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许曲煌坚持支持企业辖区及家乡的教育公益事业,在今年惠安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认捐1500万元,向惠安县慈善总会捐赠数百万元、向螺阳镇侨群村奖教奖学助学基金捐赠20万元、向螺阳镇侨群小学捐助11万元;带领商协会募捐抗疫善款130多万元,向梧州市政协慈善事业会捐赠160万元,为梧州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为岑溪市第十届政协脱贫攻坚促进会捐款20万元……据统计,截至2023年,百裕集团通过捐资、捐物、修建桥、慰问困难职工等捐资捐物价值数千万元。

“校服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既有商品属性,也有教育属性。它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教育。”许曲煌认真地说道。

惠安县校服协会全体会员大会上,许曲煌为新入会副会长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这样乐善好施却又低调内敛的性格也让许曲煌广结人缘,2012年,他被推选为梧州市福建商会首任会长,2019年,他又被推选为惠安县校园服饰装备行业协会首任会长。期间,他充分发挥联系闽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动福建与梧州两地开展有效的项目合作,为省际或地区经济的合作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举办经贸洽谈会、展览会,开展教育培训合作,积极沟通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优惠政策、扶持措施……作为商会会长,许曲煌主动搭建平台,促进两地的贸易交流,吸引惠安的资金和技术到广西,同时也将省外的优势项目引入惠安,实现共贏。

值得一提的是,许曲煌还身体力行地宣传家乡惠安的传统文化。惠安女、石雕、木雕、影雕……在许曲煌的办公室内,到处可以看到“惠安元素”,足见其爱乡恋乡之情。此外,他还将惠安地方文化和历史元素融入自家校服品牌的设计中,致力于将惠安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许曲煌在惠安接受媒体采访

推陈出新 引领惠安产业新名片

今年2月,惠安县召开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惠安县委书记王春雷指出,各级部门及校服企业要加快集群赋能,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创新赋能,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品牌赋能,积极申报“惠安校服”集体商标,打造一批高质量校服品牌企业。

对此,身为惠安校服人的许曲煌深有体会,他也期待在相关部门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让惠安校服成为质量保障的代名词。

早在2017年至2019年,许曲煌就带领行业企业抱团发展并成立惠安县校服协会,连续三年参与组织惠安县“中国校服高峰论坛”。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扩大行业的影响力,提升行业转型升级的凝聚力,为更为有效推动产业联盟发展、创新发展、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许曲煌主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产品研发设计,这也得到了行业的支持和认可。在许曲煌和同行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全国学生服装面料研发中心”“全国学生装文化展示中心”“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分中心”“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中国校园服饰产业智能化生产基地”相继落户惠安。

许曲煌参与发布惠安县校服高质量发展倡议书

如今,作为全国最大的校服产销集散地,惠安县已形成集辅料配套、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于一体的校服产业集群。目前惠安籍校服生产企业900多家,带动就业人数15万多人,占全国校服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以上。

“未来我们将与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携手,探索与教育装备企业在服务教育中的互通交流、产业合作,共同打造教育装备产业园。”许曲煌表示,惠安校服产业已逐渐从传统向智能化、科技化转型,未来惠安校服企业应该从智能化着手,通过科技助力传统校服功能升级,提升校服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力,推动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惠安县出台了《加快校服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总投资30亿元、总规划占地面积1278亩的中国(惠安)校服基地产业园也在火热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下一个发展目标是将建设中国校园服饰特色小镇(校园服饰产业城)。

“希望新一代惠安校服人,能够守护‘惠安校服’这个集体品牌,传承‘惠女精神’,专注实业,再拼再闯,把我们的惠安校服产业做得越来越好。”许曲煌说,惠安校服产业经过广大惠安校服人几十年的经营和发展,具有底蕴深厚、发展氛围浓厚、集群效应凸显等综合优势,他对惠安校服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坚信校服必将成为继惠女、惠雕、惠建之后惠安新的产业名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安县校园服饰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百裕集团董事长许曲煌。东南网见习记者 杜志鑫 摄

人物名片

许曲煌,惠安螺阳人,惠安县校园服饰装备行业协会会长、惠安县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惠安县招商引才大使、梧州市福建商会创会会长、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校服管理专委会副秘书长,百裕集团董事长。许曲煌深耕惠安校服产业30余年,倾心发展“惠安校服”品牌,已参与组织三届惠安县"中国校服高峰论坛”,推动“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全国学生服装面料研发中心”“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分中心”“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中国校园服饰产业智能化生产基地”落户惠安。

许曲煌充分发挥联系闽商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家乡惠安与广西梧州两地开展有效的项目合作,助推惠安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年来,许曲煌积极支持福建、广西两地教育公益事业发展,至今携手商会成员回馈社会公益事业资金2000多万元。

即时 | 2024-02-04 09:45

东南网2月4日报道(本网记者 陈诗婷 林杰 通讯员 陈秋红/文 吴炳端 仇浩/视频)“心中有榜样、有目标,才能为之奋斗。”“要秉持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持之以恒地追求人生目标。”“人生某些阶段遇到你必须去做的事情,通过努力总会得到收获。”……日前,记者赴南京采访惠安乡贤柯福阳,言谈中,他谦逊且亲切,有学者的温润沉静,有师者的如沐春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柯福阳的身份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潜心立德树人,注重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他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创新团队,凭借潜心10余年研发的科研成果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摘取金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柯福阳。东南网记者林杰 摄

始于热爱

坚持拨动命运的齿轮

属于80后一代的柯福阳出生于惠安县辋川镇南星村,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为照顾四个孩子,母亲则留在家中务农以补贴家用。作为家中老大,柯福阳从小便懂得替家里分担各种农活,“我认为这些经历对我后来从事教学、科研、创业都有帮助,从中领悟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

母亲的教育对四个孩子颇有成效,“在我心目中,我的母亲是最伟大的,如果没有她,我们四兄妹可能上不了大学,我的科研也坚持不到现在。”在柯福阳的记忆里,母亲起早贪黑干农活也要坚持供孩子们读书,并时常举例身边的励志故事来鼓励他们。

柯福阳那时候就很清楚,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有机会走出去接触万千世界。在刻苦努力之下,他从农村中学考上惠安一中就读高中,在安徽理工大学完成本、硕连读,之后又考取了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

柯福阳获颁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证书

回忆起当年第一次远行便是前往安徽理工大学,到学校报到首日,母亲陪着他一路乘坐汽车和火车,四五十个小时后才到达学校。在看到陈旧的校园环境后,母亲竟打起了退堂鼓,劝说柯福阳回去复读。心中早有规划的柯福阳安慰起母亲来,“妈妈,你要相信你的儿子肯定会创出一片天地!”

不负众望,柯福阳被保送研究生。期间,他师从余学祥教授研究gp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随后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提前被东南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并拿到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最高奖学金。

那时候,柯福阳的导师正承担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并在我国较早地开展北斗/gps网络rtk高精度定位相关技术攻关研发。在导师的带领下,与团队不懈努力之下,在我国首先实现了北斗/gps网络rtk系统产品化与工程化应用,相关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柯福阳授课现场。东南网记者吴炳端 摄

博士生毕业后,他在素有“全国气象黄埔军校”之称的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实现了人生梦想,如愿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2012年,博士毕业尚未满两年的柯福阳,在伟大的时代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凭借研发项目入选首批南京“321”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名单,获得百万创业启动资金。在此后的四年里,柯福阳还赴武汉大学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学者。

自此,柯福阳开始思考走出“象牙塔”,投身“科技创新创业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柯福阳主持学术报告会

从0到1

携手团队开创新事业

面对国家科技防灾减灾的重大战略需求,柯福阳和团队依托学校的优势,利用国之重器——北斗的相关技术开展科技防震防灾的研发工作,以此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历经10余年的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在柯福阳的带动下,北斗“通导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应运而生。它能第一时间感知预警毫米级的坡体位移,解决传统北斗在极端天气下高精度可靠性差的世界难题,一定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柯福阳在主题活动现场发言

当前,柯福阳团队项目成果已成功推广应用于江苏、福建、青海等全国20多个省市500余个项目,直接经济效益5.16亿元,曾经成功预警了广西河池市两起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126人。从不厌其烦推介、免费使用,到如今全国建立了2000多个监测站,与自然资源、国家电网、水利、气象等部门均建立合作关系,柯福阳团队从“0到1”开辟了一个新市场。

在南京市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下,柯福阳牵头创办的江苏科博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评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已有100多人在公司实现就业。其中,大部分员工是柯福阳带出来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年龄相仿的同事是他的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他们一起携手开拓事业,一起将学生从本科带到硕士、博士,并为他们提供岗位。

柯福阳获评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

2023年10月28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烟台闭幕。此次大赛共吸引来自海内外的6206个博士后团队和项目参赛,被称为“最强大脑”的巅峰对决。其中,柯福阳团队的“北斗‘通导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引领者”项目获得金奖。

“相比于技术所取得的成就,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去帮助年轻人成就家庭事业让我更有成就感。”柯福阳如是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柯福阳到家乡惠安作专题讲座

心系理想

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科研梦

“无论身在南京,还是去海外,我心里始终念着家乡,虽然在日常交流中普通话代替了闽南语,但我还是那个有地瓜腔,爱吃地瓜粉团、海蛎煎、面线糊的惠安人。不管未来的事业如何发展,老家始终藏在我心里。”作为惠安县“招商引智大使”,柯福阳已多次受邀回惠安开展主题演讲、交流研讨,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力量。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扶持科创企业创新创业的政策,惠安也紧跟国家步伐,推出丰厚的人才政策“大礼包”,以及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

“这对于惠安籍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具有积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未来有机会,我也希望能为老家输送人才、培养人才。”

柯福阳坦言,自己更加关注教育事业,希望家乡的高等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建立属于惠安自己的公办高校,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舞台,为社会进步贡献才华。”

条条大路通罗马,从科研到创新创业,柯福阳认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成长,在于先“守正”再“创新”,要秉持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再持之以恒地干事创业。对于后辈一代的追求,柯福阳说:“就像惠安的雕艺,每一块石头在成为精品之前都需要用心雕琢,如果没有匠人的那份韧性和干劲,就难以成就理想了。”

柯福阳在工程项目考察现场

参加工作十三年来,经过日积月累的扎根研究,柯福阳先后获得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南京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西宁市“引才聚才555计划”高层次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龙山学者”、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无锡市锡山区“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个人”等等。

心系星辰大海,还有团队共同的未来。柯福阳说,做事一定要做到极致,希望未来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成为科技领域防灾减灾的“国家队”,科技可以改变生活,让大家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这是他们的理想追求。

诚如他所言、所行,柯福阳乡贤未来的人生旅程中,他正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科研梦想。

人物名片

柯福阳,惠安辋川人,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研究院副院长、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c类、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博士后等,兼任惠安县人民政府“特邀顾问”。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各类项目60多项;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scie/ei 3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件;主编、参与出版专著或教材5部;自主研发的北斗“通导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已在全国30多个省份500多个项目推广应用,并出口国外;获得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项9项。

即时 | 2023-12-21 09:51


张晓坤教授 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东南网12月21日报道(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陈秋红/文 陈培源 李奇/视频)作为从福建走出去的惠安乡贤,张晓坤教授不驰于空想,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受众多同行、学生敬仰的生物医学领域专家。厦门大学药学院创院院长、厦门大学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藤济医药(厦门)创始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这些都是他为人熟知的标签。“医学无国界,可医学家有国界。”2006年,在美国发展了20余载,已经取得众多研究成果的张晓坤毅然回国,无论在国外获得多大的成就,他都希望用自己所学的技术为祖国和家乡人民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张晓坤教授参观母校荷山中学校史馆 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传承医者血脉 点亮求学之路

1963年,张晓坤出生于惠安县东岭镇,爷爷经营着镇上的一家药店,父母也都在药店里帮忙打理。在那个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读书重要性的年代,张晓坤的长辈们就已经十分支持孩子们的学习,他们常说:“读书是走出农村最好的途径。”

回忆起家庭对他职业生涯的影响,张晓坤告诉记者,由于祖辈经营着镇上的药店,闲暇时光里,他们总会向他传授一些简单的医学小知识,让他从小就对医学和药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医学梦也就在张晓坤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1968年,5岁的张晓坤就读于东岭镇厝斗小学(现东岭中心小学),从小学开始,他的学习成绩便名列前茅,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1975年考入了惠安县荷山中学就读高中。“母校的老师们水平都很高,也都十分敬业,在那个年代真的称得上是教育学家,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谆谆教诲,我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力。”时隔近50年,张晓坤对当年荷山中学的老师们仍然印象深刻并心怀感激。

1978年,张晓坤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也就是从这时候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和生物医学的缘分,走进了科研生涯。据张晓坤回忆,当时他选择生物学是因为对这个领域充满好奇,同时被厦门大学的学术氛围所吸引。在那里,他遇到了众多优秀的教授,其中,厦门大学原校长汪德耀教授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在学习上给了张晓坤很大的帮助,也鼓励着张晓坤坚定自己选择的道路。在厦大求学的经历,张晓坤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后来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青年张晓坤在实验室 受访者 供图

深耕医学行业 坚守科研本心

从厦门大学毕业之后,张晓坤留校任教两年,之后获得了前往美国深造的机会。1984年,他远赴美国vermont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9年成功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在美国独立组建实验室,曾任美国加州圣地亚哥sbp医学研究所正教授。在这里,张晓坤不仅在核受体靶点药物研发领域取得了突破,还成功发表了近200篇sci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1999年,张晓坤与团队成功转化开发了世界上首个针对核受体rxr靶点的抗癌专利药物targretin®,同年该药物在美国获批上市,被《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及药物界同行认为是从1993—2001年9年间国际上22个被fda批准的最有创新性突破的靶点药物之一,也是国际上第一批靶点药物之一。“targretin®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实验室成果实现产业转化的可能,这在当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张晓坤说。

在张晓坤心中,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认为,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社会,因此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

2006年,张晓坤教授与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在美国实验室讨论交流。受访者 供图

张晓坤的科研成果也在国际上广受赞誉,不仅在《自然》《科学》等顶尖期刊上发表,还成功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他认为,科研成果的国际认可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全球科研领域中地位提升的体现。

张晓坤在美国的学术生涯中,也面临着文化和环境的挑战。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经验,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作的重要性,在国外的经历使他更加理解全球化的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成为他回国后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动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06年,张晓坤教授(前排左一)参加厦门大学生物医学院创建签约仪式。

回国报效桑梓 醉心教育事业

2006年,张晓坤回国牵头创办了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并在2010年担任厦门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这一决定源于对母校的感恩和对中国医药教育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带回国内,为祖国的医学教育和科研贡献力量。

“从中学到大学,我都是在侨校接受教育。荷山中学校主刘玉水先生和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那种舍己为人、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一代代学子,我对家乡、对祖国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所以,我要回来!”张晓坤坚定地说道。

2016年12月,张晓坤团队自主研发的原创抗癌新药成功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许可批件,2022年更有两款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分别获得美国与中国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其中对没有任何临床治疗方案的晚期肿瘤病人的抗癌新药在美国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这是一款新药针对重大临床需求,从新靶点发现、机理解析、分子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问题,一步步都是国内团队完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抗癌新药,这也是张晓坤一直所追求的自主创新成果的最好体现。

张晓坤教授受邀作学术报告 受访者供图

谈及未来,张晓坤对年轻学者有着殷切的希望,他希望年轻一辈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追求新知,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勇于面对科研过程中的挑战。他相信,通过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年轻学者,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将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受到家乡华侨精神的感染,张晓坤对于教育也同样保持热忱。他一直认为,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教书育人是对未来科研工作者最好的投资。在教学方面,他倡导结合学术理论与实际应用,“科研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更应注重实践应用和产业转化。”他也鼓励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创新思维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陈晓惠是厦门大学药学院张晓坤课题组博士后,从2015年开始便跟随导师张晓坤进行学术研究。在她的眼里,张教授是个十足的“细节控”,“在科研视角上,张老师帮我们宏观把握整体课题的进展,在细节方面他也毫不松懈,反而更加重视、关注细节。”陈晓惠说,整个研究过程有张老师的把关,会觉得十分安心。

张晓坤教授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 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虽然事业十分忙碌,但张晓坤也时常抽出时间回到家乡惠安参加调研交流,包括到母校荷山中学与广大学子共叙情谊,传递广大校友对母校真挚的情怀和校友们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

当得知惠安当前也在发力包括生物制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张晓坤表示有机会将把科研创新成果应用服务于家乡的医学事业发展。同时,他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家乡青年学子选择大医学专业,为家乡的医学事业共同出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采访组与张晓坤教授合影

人物名片

张晓坤,惠安县东岭人,2006年牵头创办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并任首任院长,2010年至2022年任厦门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国家高层次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晓坤教授长期致力于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研发工作,在核受体创新型靶点药物研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其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了近200篇sci论文。其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获批十多项国际发明专利,在美国曾荣获多种荣誉包括“原始创新奖”等。2012年获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侨界贡献奖”,2018年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即时 | 2023-11-09 17:44

东南网11月9日报道(本网记者林杰 通讯员 黄丽蓉 陈秋红 林凌鹤)日前,按照约定的时间,记者一行从惠安驱车抵达省城福州,来到陈荣春老先生的家中。一见面,陈老主动跟大家握手寒暄,笑容慈祥而亲切,他微笑着说:“不用客气,我很高兴能与家乡人分享我的经历。”在温馨的氛围中,陈老侃侃而谈,跟大家回忆起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采访组与陈荣春老先生合影。陈炜 摄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将来读好书,以后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所以学习生活条件再艰苦也不怕,有方向。”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的陈荣春,自打小起就热爱学习,因为家境贫寒,经常是一边劳动一边读书,从上山放牛到学堂上课,还时常饥一顿饱一顿,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中学时期。

对于年少有志的陈荣春来说,贫困不能阻挡求知的脚步。1953年,少年陈荣春以优异的成绩,从农村老家考上县城惠安一中,并凭着坚强的毅力完成了学业。在惠安一中念书期间,没钱买米粮的陈荣春每个星期从家里挑地瓜到学校做饭吃,倘若遇到季节交替,地瓜容易腐烂,就得饿着肚子上课。

陈荣春夫妻同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受访者供图

“家里带来的地瓜在三、四月份容易烂掉,就没得吃了,只能忍到周末回家才有得吃。当时学生时代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家里没钱供我寄宿,几个同学凑钱在学校附近合租一个房间。平时还得利用下午时间从外面挑水到学校宿舍供学生洗用,每天挑二十担,一个月下来每人分两块钱。”陈荣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很多优秀的学子都是靠着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由于成绩优秀,陈荣春读到高二时,就被学校安排出来教书,直到第二年,时任惠安一中校长许惜今建议他去考大学。虽然高三没念,但凭着一贯的刻苦作风,陈荣春不负众望,在两个月的突击学习下考上了北京外交学院,当时该校录取分数线比清华、北大还高。

“当时,在世界,莫斯科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在中国,北京是我们向往的地方,能到北京读书是无上的光荣。”据陈荣春回忆,当时北京外交学院排名在清华、北大之前,在全国只录取数量有限的优秀考生,他成为家乡本届高考学子中的佼佼者。

1959年,带着家人和学校的期望,青年陈荣春怀揣梦想奔赴万人向往的首都北京,开启新的奋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965年陈荣春在英国留学期间留影。受访者 供图

“宁怀故国一捧土,不慕他乡万两金”

胸怀祖国,面向世界。这句话深深地刻在陈荣春老一辈人的心里。

1964年,为适应外交工作的需要,外交部从北京外交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学院,挑选了五名学业和品德兼优的学生到英国进修,陈荣春就是其中之一,他由于表现突出被选为组长。

在异国求学期间,陈荣春仍然保持清贫又勇于进取的优秀品格,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一心一意想着早日学成回国服务,光语言学科方面,就掌握了俄语、英语、瑞典语、泰语等多国语言。

“中国是我的母亲,学成之后都要回祖国为人民服务。当时外国人听了都感到很钦佩,我们中国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好的。”陈荣春介绍,当时留学期间,大家心中秉持“宁怀故国一捧土,不慕他乡万两金”座右铭,无时无刻激励着自己学成归国服务。

回国后,陈荣春回到外交部工作,无论在国内或到国外任职,他都忠于职守,出色完成各项外事任务,成为当时外交部最年轻的外交官之一。1967 年起,他先后在中国驻英国代办处、驻瑞典大使馆、驻泰国大使馆工作,曾参加中国与加拿大的建交谈判,出席过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首届环境会议。他曾以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的身份三次出席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年会,并荣幸随同邓小平同志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缅甸。由于表现优异,曾荣获外交部年终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知识渊博的陈荣春还在学术上撰写过多种内部参考资料,翻译过《秘密战争》《黑人民间童话》《瑞士罗宾逊一家》《旧事另裁》等著作。

陈荣春任泉州市长时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陈荣春的人生角色出现了新的转换,由外交官转任地方行政官员。1986年,原晋江地区行署改为泉州市,陈荣春任泉州市首任市长,阔别二十余年后首次投身家乡事业,开始了新的奋斗征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泉州虽然地处沿海地区,但经济底子薄先天条件不足,亟需有全球视野的领导班子。担任行政主官的陈荣春,以坚定的信念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家乡人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在他的带领下,家乡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诠释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1991年初在香港进入过渡时期的关键阶段,陈荣春受中央政府的委派,再次远离家乡调往香港工作,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外事部部长、中英联络小组中方代表。1994年调任中英土地委员会中方首席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土地基金受托人、香港新机场委员会中方委员。特别是土地基金的出色运作,受到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香港各界高度评价。

据了解,香港回归时曾有香港巨商诚聘陈荣春留港为其公司服务,陈荣春婉言谢绝,再次回到福建家乡工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陈荣春走访嘉惠中学。嘉惠中学 供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惠安提起陈荣春老先生,他的故事是惠安嘉惠中学绕不开的佳话。

据介绍,陈荣春在港任职期间,爱国港胞李嘉诚先生与陈荣春较多交往,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在一次交谈中,深知陈荣春十分挂念家乡发展,李嘉诚随即询问家乡最需要什么时,陈荣春实情相告,家乡尚欠发达,最需要大力兴办教育。当李嘉诚得知创办一所中学需要多少资金后,当即表示要捐资1500万在惠安新建一所中学。经过商议,陈荣春建议以“嘉惠中学”来命名,李嘉诚欣然接受,这就是嘉惠中学的由来。两位致力于教育兴邦的老先生还共同为嘉惠中学拟定了“爱国、进步、求知、诚信”校训。

陈荣春与李嘉诚。受访者供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李先生作为外乡人还能热衷他乡事业,我们更应该把学校办好,不要辜负他的期望。希望我们的嘉惠学子要明白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和社会的培育。我们要感恩这个时代,感恩我们的祖国。”陈荣春说。

建于1997年的惠安嘉惠中学已走过26个春秋,学校始终秉承“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目前学校占地220亩,整体规划合理、错落有致。现有55个教学班,初中25个教学班,高中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47人,共有教职员工221人。在历届中、高考中,学校累计有26人次荣获县曾纪华奖学金;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射箭重点学校、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泉州市第七至十一届文明学校等一百多项集体荣誉。

嘉惠中学名誉校长陈荣春在学校建校15周年庆典大会上讲话。嘉惠中学 供图

“陈荣春先生是我校的永远名誉校长,他心系教育,对嘉惠中学的深情厚谊,体现了其发展教育、造福桑梓的精神。嘉惠中学全体师生将继续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将先生美德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实践之中。”惠安嘉惠中学校长庄进平说,嘉惠中学以“嘉荣惠智”精神文化为引领,传承弘扬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学的爱国情怀和陈荣春先生热心桑梓教育的爱乡情缘,激励一届届嘉惠学子奋发进取,一批批嘉惠教师立德树人。

环境宜人的惠安嘉惠中学 邓文祥 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步入耄耋之年的陈荣春老先生还一直关注和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以自身求学和工作经历激励年青一辈,勉励同学们一定要胸怀祖国,刻苦学习,为国家的振兴与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如今,家乡发展日新月异,乡亲生活蒸蒸日上,让他倍感欣慰。

“在党的领导下,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惠安的发展越来越好,这离不开百万惠安乡亲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前我们一心为祖国,一心为人民,现在年轻一辈也应该发扬这些优良传统,要认识到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为祖国、为人民而努力奋斗。”陈荣春说。

即时 | 2023-08-24 17:54

荷山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刘永世。邓文祥 摄

东南网8月24日报道(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杰 通讯员 张锦春 陈秋红)“我虽然身在海外,但我的根在惠安,惠安的一山一水,惠安的一草一木,惠安的教育事业,无不让我魂牵梦绕,我愿意同各位董事、各位校友一起,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这也是我作为游子回报家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谈起家乡教育,旅居马来西亚的惠安乡贤、荷山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刘永世情系桑梓,初心不改。

祖辈办学笃守初心

让农村孩子读上书

惠安荷山中学是由爱国华侨刘玉水先生独资创办的学校,也是惠安县仅有的一所侨办完全中学。办学之初即成绩卓著,声名远播,与厦门集美中学、南安国光中学一起被誉为“闽南三大侨校”。

“小时候就曾看到祖父办公室有一幅很大的荷山学校设计图,建好一所家乡学校可以说是他毕生的心愿。”刘永世是荷山学校校主刘玉水嫡孙,回忆起祖父办学历程,至今仍为祖父坚定而执着的义举所感动。

荷山学校校主刘玉水先生铜像。荷山中学 供图

1922年,年轻的惠安籍华侨刘玉水回乡省亲时,联合刘赞周等乡贤把东岭镇荷山村的东房私塾改办成小学,校名为“荷山学校”,后名为“荷山小学”。刘玉水亲拟校训为“慎毅”,更立下“荷校不成,至死不休”的誓言,表达了他为家乡办教育的坚定决心。为这句“至言”,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从独资创建荷山小学、荷山中学到在荷山周围邻村捐资兴建了六所小学,慷慨大义的刘玉水担负起兴办家乡教育事业的大任。据不完全统计,他办学期间捐出的资金,在当年相当于12500两黄金的价值,成为惠安侨亲在家乡办学的典范。

刘玉水去世后,同为惠安籍的华侨刘春江接手了学校建设事宜,并新建了荷山小学。随着年纪渐大,刘春江又将办学的重任交予刘玉水之孙刘永世。

荷山中学校园一角。荷山中学 供图

刘永世于1948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后随母亲回马来西亚,在槟城长大。从小到大,刘永世都与祖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对祖父的桑梓深情耳濡目染,亦能感同身受。“我在马来西亚上的学校也是祖父参与创办的,我父亲也曾被祖父委派回乡参与荷山中学的建设。在荷山学校建立起来后,祖父带我的两个姑姑从马来西亚回到家乡读书,她们都是荷山最早的校友。”在祖辈的影响下,刘永世十分热衷教育事业。

“我之前都是通过照片看荷山学校的样貌,直到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回乡才看到真实的学校,条件还是比较简陋。”彼时的交通和环境让刘永世看到了差距,也更加坚定了想要把荷山学校修建好支持家乡教育发展的决心。

荷山中学校园旧貌。荷山中学 供图

1983年,他和侨亲刘春江、刘春泉、刘长水、刘金沙等乡贤,共同捐资设立“刘玉水奖学金”;1985年以来,众侨亲合力支持兴建荷山中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设立奖教奖学基金等;2004年以来,刘春江、刘永世又慷慨捐资220多万用于翻建学校教学楼、修建塑胶跑道和塑胶篮球场、铺设教学楼地板砖及设立奖教金。多年来,刘永世赓续家族兴学善举,为家乡教育呕心沥血,不遗余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采访现场。邓文祥 摄

三代华侨接力兴学

让农村孩子读好书

在刘春江的鼓励下,刘永世2006年出任荷山学校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并设立校董会奖教奖学基金。“我的祖父创办荷山学校是为了让更多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现在读得起书已经不是什么困难,读得好才是关键。”在他的带动下,多名惠安籍侨胞、侨眷、校友及社会贤达筹集教育基金,至今累计为荷山学校筹集办学资金几千万元,社会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其中,2010年,荷山中学74届、78届高中毕业生重建了民主楼和大成楼,连同多媒体教室等,几年来又建新楼舍七幢,配备了各项设施,使荷山中学的软硬件教学设施臻于完善。

刘永世不但在资金上支持学校,还十分关心学校的一级达标创建工作,多次奔走于马来西亚槟城、惠安、福州之间,让专家组深为感动。在多方努力下,荷山中学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中学验收。

在刘永世的牵头下,经过多方研究讨论,2016年,作为“校董会重点项目”“校长工程”的“玉水班”招生工作启动。学校大力发扬“教师倾心教学,学生倾力苦学”的精神,以“玉水班”为龙头,以特色班为双翼,实现流动机制管理,推动公平竞争。在多方努力下,首届“玉水班”取得突破性佳绩,多人次斩获省、市、县学科竞赛奖项,多人次荣获县“曾纪华奖”“达利特等奖”,实现“读荷山玉水班,圆重点大学梦”的目标。

荷山中学大会堂揭牌仪式。荷山中学 供图

“我是荷山学校的校友,小学和中学都在荷山读的,一共12年,当时要是没有这所学校,很多人都会失去读书的机会。”采访中,不少老一辈的校友表示,荷山学校的创办改变了家乡许多人的人生轨迹,为祖国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校友遍及海内外。

刘永世表示,现在的办学目的最主要的是教书育人、培育人才,要守住这个初心,而不是在乎一场考试或者分数高低。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感恩、励志”为内核,以“校主倾资办学、校友倾情助学、教师倾心教学、学生倾力苦学”的“四倾精神”为外延。这一精神既契合农村教育的需要,又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尤其在今天的教育大背景下,愈加彰显新的时代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荷山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引领作用,加大培养力量,尤其在美术学科教育方面给予更大的重视与支持,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取得一系列佳绩。近五年,近百名学生考上美术一本、双一流、211、985等高校,成为泉州地区美术教育的强校。

“荷山中学不只是一所优秀的农村中学,更是见证了三代华侨近百年为家乡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付出,以及广大侨亲和荷山校友们的默默支持和奉献。”校友们说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刘永世率侨亲代表回校参观校史馆。荷山中学 供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家乡教育事业后继有人

荷山学校地处惠安县东岭镇荷山村一片形似荷叶的山坡上,东望净峰寺,西挹灵瑞山,背负螺阳城,南濒龙湖水,取其山川毓秀、地灵人杰之祥,故名荷山中学。

百年荷校,玉水长流。2022年12月18日,荷山学校迎来了百年校庆。远在海外的刘永世特地回家乡参加校庆,他在致辞中代表刘玉水家族与海内外侨亲对惠安县委县政府、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表示诚挚敬意。他表示,作为华侨后代,将继承祖父教育报国的宏愿,继续为家乡教育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共同努力把荷山学校办成“一所让农村孩子读得好书的学校”。

荷山学校建校100周年校庆当天,刘永世瞻仰校主刘玉水先生铜像。荷山中学 供图

如今,荷山中学校园用地面积近188亩,邻村七所小学的用地面积达100多亩。中学现有在校学生3034人,教职员工242人。七所小学共有学生1500人左右。1985年,荷山中学被评为省教育先进单位,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省重点侨校,1994年被省教委确认为二级达标中学,2009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2019年学校通过省教育厅“一级达标”高中复评,成为惠安唯一一所设在农村的省一级达标中学。

“一所农村学校,能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创办起来,并传承百年,成为省一级达标中学,实属不易。”惠安当地父老乡亲对一代代侨亲的桑梓情怀深感敬佩,“大家都说刘玉水先生在家乡创办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了。”

为了表彰刘玉水先生祖孙三代的办学业绩,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追授刘玉水先生“乐育英才”奖匾和金质奖章,1989年为刘永世先生颁发“乐育英才”奖匾和金质奖章。2011年,刘永世先生被授予“泉州市捐赠公益事业功勋奖”牌匾、金质奖章和ag真人国际官网的荣誉证书。

“刘永世先生热心兴学,情系桑梓,继承发展荷中教育事业,感动、鼓舞着新时代荷园师生,先生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质朴作风、严谨自律也深深影响着学校全体教师,带动荷园师者倾心教学、创造佳绩。”荷山中学师生说。

人物名片

刘永世,祖籍惠安县东岭镇,1948年出生于厦门,后旅居马来西亚,系爱国侨领刘玉水先生嫡孙。刘永世自幼受祖父爱国爱乡思想的熏陶,赓续祖父热心兴学、造福桑梓的善举,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为了表彰刘玉水先生祖孙三代的办学业绩,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追授刘玉水先生“乐育英才”奖匾和金质奖章,1989年为刘永世先生颁发“乐育英才”奖匾和金质奖章。2006年,刘永世出任荷山学校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设立校董会奖教奖学基金。乡亲们高兴地说:“刘玉水先生在家乡创办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了。”

即时 | 2023-08-07 12:16

东南网8月7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婕 通讯员 陈秋红 实习生 陈怡洁)在东海之滨的“中国建筑之乡”惠安县东桥镇,藏着一所被誉为“建筑人才摇篮”的国家级重点职校——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开成职校”)。这所学校记载和传承着新加坡华侨王水九、王汉章父子两代人心系桑梓、情怀公益的大爱故事。

日前,王汉章在家乡惠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经历了三年疫情,当重新踏上故乡这片热土时,这位心怀故里的旅外华侨向记者娓娓道来他的故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王汉章接受记者采访。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华侨世家,子承父业

王汉章出生于新加坡,祖籍惠安县东桥镇埔殊村,硕士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王汉章的父亲王水九早年家境贫寒,被迫只身南渡新加坡谋生。后通过艰苦奋斗,闯出一番天地,成为新加坡建筑业佼佼者。王水九虽旅外数十年,但热心桑梓教育,于1985年在家乡独资创办开成职校,同时资助泉州华侨博物馆、惠安县医院、乡村公路桥梁等公益事业建设。

作为在海外出生的侨二代,王汉章与祖籍地的情感联系在父辈的引导下日益深厚。虽然没有出生和长期生活在家乡,但自幼受父母熏陶濡染,秉持着对故乡的深厚情怀,王汉章勤奋自励,自学了中国历史,并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图为王水九先生与夫人及次子王汉章莅校时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开成职校 供图

“我父亲常说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教育很重要。他认为家乡当时很多人没机会接受教育,建筑专业理论知识匮乏,所以才想要办一所学校。”王汉章说,父亲在世时经常会携儿女返乡寻根,彼时闽南乡村还很落后,父辈的坚持让子女得以认识祖籍地,体会背井离乡的艰辛。

在王家祖宅里,王汉章指着一张家族合影告诉记者:“1987年我第一次跟随父亲回到惠安,才知道他对家乡有这么大的贡献,我们全家人都为我父亲感到骄傲!”从美国学成回到新加坡后,王汉章在银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跟随父兄投身商界。

1988年,校主王水九老先生与开成职校首届毕业生合影留念。开成职校 供图

1992年,王汉章受父亲之托任开成职校董事长,参与学校办学重大事项的制定,负责校园配套建设的策划和筹资。“我父亲临终前交代我们,一定要把学校继续办好。”1994年,王水九去世,王汉章继承父亲遗志,与其母亲、兄长密切配合,倾注心力,描绘学校的发展蓝图,每年多次往返解决学校的具体事务。

为了持续支持开成职校的不断发展,王汉章于1996年在厦门投资500多万元,兴办厦门新鹭紧固件有限公司,并将所得利润捐予开成职校作为王水九奖教奖学金等费用。经近40年的发展和完善,开成职校已成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校。近40年来,开成职校为社会培养20000多名以建筑业为主、其他行业为辅的中等职专毕业生。据统计,近40年间,王汉章以及他的家人已为这所学校投入了超过3300万元的资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08年9月,王汉章为学生颁发“王水九奖学金”。开成职校 供图

身居异域,心恋家邦

恋祖爱乡、热心公益、慈善为怀……就如父亲王水九一样,虽身居异域,但王汉章却心恋家邦。

“多年来,董事长为开成职校的发展殚精竭虑。他每学期都会专程从新加坡回来一至两次,看看学校的发展,与学校全体师生互动交流,对办好开成职校给予很大的鼓励和信心。”开成职校校长王祖辉说,即使是疫情期间,汉章董事长也从未缺席,常以视频会议形式和惠安县侨联的信息,实时跟进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慷慨解囊,兴学育才。为激励师生们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学相长,王汉章把“王水九奖教金”增设为“王水九奖教奖学金”,并成倍地提高奖金数额。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他又先后设立“王水九特殊贡献奖教金”,设立了教师节王水九教师慰问金,每年发放总额达50万元。1994年以来,他先后铺设了校园里水泥大通道,铺设石井至开成柏油大道,兴建400m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兴建建筑专业实践操作的大型施工馆和实验楼各一幢。据悉,王汉章任学校董事长以来向开成职校、埔殊小学累计捐赠人民币已达1500万元之多。

王汉章获得的荣誉 资料图

走进开成职校,一座名为“金禧堂”的校史馆尤为瞩目,它的背后有段感人的故事。“在我父亲和我母亲金婚的时候,本来是要在新加坡筹办金婚庆典的,后来他们决定把资金全数捐出给学校办礼堂,这点也深深地触动了我。”行走在“金禧堂”,王汉章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父亲为学校建设投入巨资后不久,公司就遭遇经营困难。最困难的时候,母亲陈玉莲甚至不惜变卖珠宝首饰来支持学校的发展,父母矢志不渝办学的观念深深影响着王汉章。

接过父亲手上的“接力棒”,王汉章不仅关心着教育事业,同时对家乡社会公益也是一往情深、热心赞助。1994年,他捐资15万元赞助泉州残联事业;1995年,他捐赠10万元为泉州市政协大厦添砖加瓦;1999年,他为惠安体育中心建设捐赠10万元。2009年8月,他在泉州市慈善总会设立“王水九慈善基金”,每年提取6万元用于泉州市侨联扶贫助残之善款。2010年6月,他在惠安县慈善总会设立的基金中每年提取10万元作为惠安慈善总会扶贫助残助学。在惠安县华侨联合会的积极倡导下,从2021年起,王汉章每年为一所乡镇小学捐设一家“汉章书屋”……

2012年12月22日,王汉章率新加坡华侨友人访问学校。开成职校 供图

除此之外,王汉章为人慷慨豪爽、乐于助人。近些年来,他曾多次组织惠安海外后裔访问团回乡探亲、旅游、考察,增进乡土情谊,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为民族繁荣昌盛热心奉献。

“汉章乡贤秉承父志,在海外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又积极投身到家乡的经济建设事业中,堪称家乡在海外华侨的楷模。”惠安县侨联主席康惠兰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王汉章与堂哥在祖宅内话家常。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桑梓情怀,代代相传

几十年来,王水九、王汉章父子及家人捐献巨资、兴学育人的光辉业绩钦誉八闽,先后被泉州市政府、厦门市政府、福建省政府授予荣誉表彰。

据介绍,在王汉章的“牵线搭桥”下,开成职校“提质扩容工程”于2023年正式启动。建设内容包括实训综合楼和两栋学生宿舍楼(含食堂),并配套建设消防、电力、给排水、操场改造、室外场地等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宿舍126间,床位1008个,食堂可提供2200个师生餐位,学校可扩容学位约500人。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2023年泉州市重点项目。

两代侨胞,薪火相传;大爱无疆,泽润家邦。

开成职校校友继承侨校精神,反哺母校捐建校友感恩楼。图为王汉章董事长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感恩楼前合影。开成职校 供图

“我们要常带孩子回来,让他们看看家乡的变化,也慢慢培养他们对家乡的感情,把这种爱国爱乡的情愫代代相传下去。”如今已年近七旬的王汉章也敬效父亲之风范,每年携带儿女、侄子们回乡认祖省亲,瞻仰先祖铜像。

谈及对家乡发展的感受,王汉章盛赞这里的可喜变化。他寄语家乡的年轻人要筹谋得法,刻苦经营;要淳朴敬业、不要投机取巧;要真真实实地从实业做起、从小做大,将惠安人“吃苦耐劳、爱拼才会赢”的优秀品质发扬光大。

大爱传承,弦歌永续。王水九父子两代爱国侨胞的善举使开成职校拥有了感恩文化的深厚土壤,众多校友积极回馈母校,成为感恩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在开成职校内,校友们捐资2000多万元捐建“校友感恩楼”,这座9层高楼不仅是学校的地标建筑,更是校友传承侨胞大爱的精神丰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王汉章参观父母捐赠学校的“金禧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人物名片

王汉章,1953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惠安县东桥镇埔殊村,新加坡王水九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侨联顾问、泉州市侨联名誉主席、惠安县侨联荣誉主席、集美大学常务校董、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董事长、新加坡福建会馆理事、新加坡惠安公会名誉会长。 

王汉章是爱国华侨王水九老先生次子,父子两代人倾力捐建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成为海内外泉州人时常提起的一段佳话。王汉章同时也是集美大学“王水九英语活动基金”的创始人,在泉州慈善总会、惠安县慈善总会、泉州市侨联、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等处均有不少捐赠,为家乡公益作出积极贡献。

即时 | 2023-07-03 21:05

东南网7月3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杰 通讯员 陈秋红)“从小目睹曾祖母悉心为患者治病的情景,当时纯真地认为,人生的使命就是救助更多的生命,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初心还是没有变的。”从乡村医生到医院院长,从医学青年成长为传道授业的睡眠医学专家,深耕杏林40载的魏世超教授年过花甲,聊起理想,依然笃信儿时志向。在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我们不仅听到了他对睡眠医学方面的独到见解,也感受到了他对医生职业的深刻热爱,以及对家乡惠安的深厚情怀。

睡眠医学专家魏世超教授。受访者 供图

坚守医者初心四十载

上世纪50年代末,魏世超出生在惠安崇武镇的一个医学世家。从记事时起,他就看着曾祖母用祖传的医术坐诊行医。

“曾祖母传承了娘家祖传喉科医术,小时候经常目睹曾祖母和爷爷奶奶为街坊邻居以及远方慕名而来的病人诊疗治病,象牙筷子当压舌板,缝衣针灯火消毒后为化脓扁桃体引流,再吹敷上祖传秘方药散,病人每每立刻见效,满意而归。”魏世超回忆道,祖辈的独特中医疗法,他们待病人如亲人,一生救治病人无数,耳濡目染之下,也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悬壶济世的种子。

从小就立志要当医生的魏世超,到了中学时期开始跟爷爷学《黄帝内经》,背诵张仲景《金匮》《伤寒》等中医经典著作,并做到学以致用。高中毕业后,魏世超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记得有一次,隔壁村有位大嫂因为便秘、睡眠不好,他用张仲景的经方“大承气汤”给她调理,当晚大嫂的病症得到全面改善,夜晚终得安眠。这给了魏世超很深的触动,治疗睡眠障碍的信心与志趣从此萌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世超教授受聘为福建省中小学首位“健康副校长”。福建省立医院 供图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当乡村医生的那段时间,深知医学无止境,有机会还是要出去深造,所以当时跟随我走乡串户的药箱就两样东西,一是药品,二是书本。”千年古镇崇武倚靠大海,这里的人们素来有坚韧刚毅、向海而生的勇气。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早有准备的魏世超就考上了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先留校当了3年助教,后因志在行医,申请回惠安县医院当医生,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

魏世超青年时期适逢改革开放浪潮,全国上下掀起下海经商热潮。下海淘金、自立门户,就在周边人纷纷转行的时候,魏世超依然守着平凡的医疗岗位,如磐石一般听从内心的召唤。

“世超院长对医学真的是热爱,应该是一名医生的使命感在驱使着他坚守初心。这种初心从他当科任医生到医院院长,都没改变过。”曾在惠安县医院跟魏世超共事过的不少同事如此评价道。

行行出状元,从医四十载,魏世超也凭着刻苦钻研业务,在睡眠与神经精神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并从一名医生成长为县医院院长,2002年起调至省卫生厅后至福建省立医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历任省立医院党委副书记、省立金山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世超教授参加睡眠医学行业国际高峰论坛。受访者 供图

建全省首家睡眠医学中心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不管是在临床医疗领域,还是在行政管理岗位,魏世超的人生坐标里,一直致力于睡眠医学的研究与治疗,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睡眠医学是一个多专业参与的交叉学科,我选择了开拓睡眠医学这一领域,寄希望建立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睡眠医学诊疗体系。”魏世超如是说。

据介绍,国际上将睡眠障碍分为7大类90多种疾病,包括失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嗜睡性疾病、异态睡眠等,全球睡眠疾病的发病率大约10%。21世纪初,睡眠医学在欧美国家已形成独立学科,当时国内极少数医院也设立睡眠医学科,福建省还是空白。2015年,在医院的支持下,魏世超出任省立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带领创建全省首家睡眠医学中心,让原本徘徊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中医科等诊室前无所适从的各类睡眠障碍患者有了“一站式”专病诊疗平台。经过八年的努力,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团队还取得全国睡眠执业技能大赛团体冠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睡眠医学学科。中心目前平均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年睡眠监测2000多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世超教授当选福建省睡眠医学会会长。福建省立医院 供图

2022年7月,福建省睡眠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睡眠医学新进展学术论坛在福州举办,魏世超当选为福建省睡眠医学会会长。

“人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需要睡眠,睡眠是人类生命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复杂的脑科学机制,难以用单个理论来解释,医生靠自己现在的专业技术也无法完全解决所有的睡眠疾病。”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魏世超团队形成了治疗睡眠障碍的独特理念:将中医、西医和中西方心理学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病种具体施治。作为全国睡眠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魏世超团队参与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脑计划”等重点专项课题,致力于慢性失眠障碍、发作性睡病等相关研究;参加《中国睡眠医学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南》和《镇静催眠药临床使用指南》编审,参与大型睡眠医学专著《睡眠医学理论与实践(第七版)》翻译工作。

福建省立医院林懿祺博士是魏世超团队重点成员之一,最近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际注册多导睡眠技师认证(rpsgt)”考试,是团队里第二个取得国际注册多导睡眠技师资质。据悉,全球获得rpsgt资质的人员约2万余人,全国不超过300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世超教授到英国参加学术交流。受访者 供图

“魏教授是一名好医生、好‘校长’、好老师。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病人,能够抽丝剥茧看到问题根源所在,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宽慰。尽管事务繁忙,他仍热心公益,坚持进行睡眠卫生的科普与教育,担任中学的‘健康副校长’,带领团队定期走进学校,为学生们的睡眠健康和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林懿祺说,魏老师用一言一行亲身传授宝贵的临床经验与心得,与年青一辈分享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科研进展,他总是期望后辈们能够成长得快些、再快些,期望睡眠医学这棵大树能够在福建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

据了解,睡眠医学中心开创之初,魏世超的团队成员也是从多个相关学科专业召集来的,都不是睡眠专科出身。魏世超除了手把手培训,也送他们去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亚洲一流睡眠学科深造,把他们培养成专科人才。他意味深长地说:“要做就要做出高水平,真正帮患者解决问题,希望他们的专攻能弥补我省睡眠学科的不足,我愿当人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世超教授到泉州参加世界睡眠日公益义诊。受访者 供图

以医者仁心回馈故乡

“医生不仅要专业,也要有善心。”从家乡基层医疗岗位走出去的魏世超,对故乡怀有深刻的感恩之情。近些年受邀回到惠安成立名医工作室,推动对接科室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诊疗水平等方面工作,满足当地一些疑难杂症病人的就医需求,更好地造福家乡群众。

位于惠安的泉州德诚医院魏世超名医工作室,魏世超每周安排一天时间到医院开展专家坐诊,找他的人络绎不绝,经常是从上午看诊到中午一两点。其中,不少患者都是从惠安之外的地方慕名而来。

“我这次是来复诊的,魏主任不愧是名医,找他看过两次就有了明显的效果,能够睡个好觉,心情特别好,很高兴。”来自晋江的翁女士患有严重失眠,在感染新冠后症状加重,曾赴厦门、上海等多家医院求治无效,直到今年年初得到魏世超看诊后,病情逐渐康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世超教授在全国睡眠医学高峰论坛上发言。受访者 供图

“人体健康会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我们主张心身并调、心身同治,特别是注重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耐心细致的医生才能做到医之有道。”魏世超说。

改革开放以来,惠安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魏世超感触最深的是家乡非常重视知识的力量,无论在医学、教育还是支柱产业方面,都很重视人才建设,这也是他经常回到家乡参加公益活动的原因之一。

“祖辈最看重的就是知识,看重的是良好家风的传承。作为一名医生,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仅停留在为患者治病上,我们也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医者仁心回馈故乡。近年来,魏世超多次组织或主动参加返乡义诊、讲学,为家乡尽微薄力量,今年省立医院就联合惠安县教育局开展中小学生睡眠心理情况调查,系统了解青少年睡眠身心健康,为政府科学制定学生健康政策提供帮助,为家乡人民的身体健康作贡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世超教授组织专家团到惠安开展义诊。受访者 供图

谈到未来计划时,魏世超表示:“医学领域永远是一个充满探索的旅程,我将保持着对睡眠医学的热爱与探索,把祖辈的医者仁心代代相传,无愧于这身‘白衣战袍’。”

人物名片

魏世超,惠安崇武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立医院原党委副书记,省立金山医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现任福建省立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福建省睡眠医学会会长,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睡眠障碍专委会常务委员、睡眠与心理卫生专委会常务委员。

魏世超是国内睡眠医学专家,擅长失眠障碍、嗜睡、睡行梦魇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各种睡眠障碍,以及神经精神心理问题的睡眠共病诊疗,躯体化障碍、睡眠呼吸机治疗管理,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等。魏世超团队参与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脑计划”等重点专项课题,参加《中国睡眠医学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南》和《镇静催眠药临床使用指南》编审,参与大型睡眠医学专著《睡眠医学理论与实践(第七版)》翻译工作。

即时 | 2023-04-23 17:46

东南网4月23日报道(本网记者 黄雨昕 林杰 通讯员 陈秋红)“泉州是民营经济大市,从宏观层面理解新‘国资’概念十分重要,当前产业需要高质量发展,就应该充分理解‘国有资本 民营资本=中国资本’的新国资概念,让国有资本引领民营资本创新共融,才能更好地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2022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国资基金50人论坛秘书长、惠安乡贤谢招煌率先提出了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国资”概念。

日前,谢招煌在家乡惠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作为从惠安走出去的青年乡贤,谢招煌聊起工作和生活,最大的感悟是学会用价值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发展。

谢招煌参加业界交流活动时发言。受访者 供图

“土地上应该‘长’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谢招煌出生于惠安黄塘镇的一个农村家庭,爷爷和父亲都曾是乡村教师出身,在祖父辈的言传身教下,谢招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生活习惯。打小起,他便跟随父母下地种田,“土地”的概念也在儿时心中悄然“萌芽”。

“我们家招煌小时候话不多,但做事很认真,比较乖巧,印象最深的是他读书或者干农活都勤奋。”谢招煌父亲谢耿文说道。

据谢招煌的小学母校荣西小学老校长陈惠章回忆,招煌同学读书时性格很内向,常常一个人默默地站在一边做早操、听老师说话,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后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和家人都不用担心他的学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谢招煌与父亲合影。邓文祥 摄

上世纪90年代,地处偏僻地带的黄塘镇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学生们都需要帮助家里干些农活,分担家里的压力。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谢招煌便到田地里帮助父母亲插秧、种地瓜、种花生等,这也成为了谢招煌从小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这时候,“土地”的概念便在他心中悄悄“萌芽”。随着慢慢长大,谢招煌发现身边的很多长辈们都在承接各类工程,他也渐渐觉得自己对工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再加上家乡惠安一直以来都有着“建筑之乡”的美誉,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谢招煌在本科期间选择了“工程管理”专业。

“在选择工程管理这个专业的时候,我觉得对这四个字特别熟悉,仿佛就是从小印在我脑海中一样,于是毅然选择了它。”谢招煌回忆道。

带着土地情结长大的谢招煌,在读完四年大学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之后,继续攻读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土地的1.0时代是‘长’庄稼,2.0时代是‘长’房子,但是我们最期待的是3.0时代,土地应该‘长’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也许是一个漂亮的综合产业园区,也许是一个高端的科创中心孵化区。”伴随着这个想法,谢招煌在读研究生期间选择了范围更广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准确找到每片土地的不同定位,作不同规划,赋予每片土地不一样的价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谢招煌长期为全国各地国企讲授产业组织与投资基金化课程。受访者 供图

“做产业组织者的发现者”

谢招煌现任国资基金50人论坛秘书长、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资本服务中心主任,兼任泉州市招商引才顾问、上海国资培训中心讲师、上海杨浦投资控股集团外部董事、上海经纬集团外部董事。此前,他已先后在知名地产集团、央企金融机构从事另类投资和股权投资工作多年。

新时代新征程,各地国资国企开始进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承担了从产业服务者到产业组织者的新使命和新担当。在新时代潮流下,国资基金50人论坛的搭设也就应运而生。

据介绍,国资基金50人论坛是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联合央企产业集团下属基金公司、地方国资基金管理人共同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平台,旨在通过产业组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价值回报等维度进行交流,充分发挥信用优势、场景优势和资源优势赋能创业企业,服务地方政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中国国新、中车资本、中化资本创投、通用技术创投及上汽、广汽等资本平台,合计50个国资基金管理人组成,累计基金管理规模超2万亿。

“我们更加致力于做一个产业组织者的发现者的角色,带领秘书处及各地国资母基金的管理人开启了最佳产业组织者的寻访之路。”

担任论坛秘书长的谢招煌表示,论坛组织致力于成为国资基金信息交流、政策研究、资源共享、投资合作的桥梁,成为联动开展央地合作、地方合作、国企民企协同共赢的纽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谢招煌代表国资基金50人论坛参加战略合作签约。受访者 供图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从地产行业转战金融界,再投身国资领域,之所以走上产业组织者的发现者的道路,谢招煌的选择离不开父亲的教诲。

“父亲小时候教导我,闽南人有个观点,要穿草鞋还是穿皮鞋,得靠学习和努力,做事情要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问题导向,明白为什么要去做,事情真正的价值是什么。”谢招煌说,父亲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也一直鼓励着自己面对每次挫折,让他更加深入地思考该往哪里走、往哪里发展。

方向的选择很重要,这样的价值观深入影响着谢招煌,经过不断地沉淀和累积,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赛道”。几年来,谢招煌团队深耕以基金为工具服务产业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挖掘出一系列国内顶尖级的产业组织者,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长期为国内各地国企讲授产业组织与投资基金化课程,做创新产业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发现者。

此外,谢招煌本人也在上海国资杂志发表过数篇影响力文章,包括《新时期国资国企构建产业要素支撑平台的路径分析》《借力s基金为先导产业锻长板》等。谢招煌表示,未来十年,他们将更加专注于研究和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现更多优秀的产业组织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谢招煌(右三)受聘为惠安县“招商引才大使”。受访者 供图

“服务家乡可以更好地前行”

从惠安黄塘溪到上海黄浦江畔,即使长年在外工作,谢招煌仍然心系家乡经济发展,渴望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谢招煌担任了首批泉州市招商引才顾问,同时也被聘为惠安县、鲤城区招商引才顾问。在2022年泉州民营经济大会上,他率先提出服务产业发展的国有资本 民营资本=中国资本的新“国资”概念。在列席泉州市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时,针对全市在建10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他提出了尽快完善市区县国企300亿母基金的遴选标准,为泉州市战略新兴产业腾笼换鸟以及筑巢引凤建立遴选标准和遴选程序,通过优秀产业组织者的助力,构建以“产业园区 产业基金 上市公司 人才集团 金融服务”五大产业发展要素为支撑的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服务泉州“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建设。

在2022年惠安县“基金 协会 园区”三维招商活动暨“平台赋能、产业迭代”论坛上,作《产业组织与基金招引——筑巢引凤的案例与实践》主题分享;配合惠安县财政局完成了惠安先导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和先导产业母基金的搭设;为惠安对接上海、浙江以及央企资源的合作……近年来,谢招煌团队正逐步将所学、所为服务惠安,期待能让国资国企兼顾行政思维、企业思维的同时,培养资本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助力惠安国资国企做大做强做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谢招煌带领惠安先导产业母基金走访有关企业。受访者 供图

服务家乡可以更好地前行,谢招煌乡贤深情地说道,自己是土生土生的惠安人,将所学、所为服务家乡,也是实现小时候对家乡这片热土的向往与守望。

“早年家乡的自然资源还是比较贫乏的,为了解决贫穷的问题,给我的印象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拼搏。惠安有句古话: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我觉得可以再延展一句,我们需要为年轻人更系统地去谋划未来,不仅要读书,还要懂得抬头看看往哪个方向走。”谈到未来发展,谢招煌对家乡日益崛起的年轻群体充满期待,希望大家能够共同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选择方向,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选好适合自己的“赛道”,铆足干劲继续拼搏,在追梦奋斗中,为家乡和父老乡亲增光添彩。

人物名片

谢招煌,惠安县黄塘镇谢厝村人,国资基金50人论坛秘书长、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资本服务中心主任。先后在知名地产集团、央企金融机构从事另类投资和股权投资,长期为全国各地国企讲授产业组织与投资基金化课程。在上海国资杂志发表过数篇影响力文章,包括《新时期国资国企构建产业要素支撑平台的路径分析》《借力s基金为先导产业锻长板》等。

当前,谢招煌被聘任为首批泉州市招商引才顾问之一,同时担任惠安县、鲤城区招商引才顾问,在2022年泉州民营经济大会上,率先提出服务产业发展的“国有资本 民营资本=中国资本”的新“国资”概念,致力于成为优秀产业组织者的发现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谢招煌(左二)受聘为上海杨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受访者 供图

2022国资基金(广西•来宾)高峰论坛,谢招煌(左一)主持圆桌对话。受访者 供图

即时 | 2023-03-12 21:05

东南网3月1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林杰 通讯员 陈秋红)红砖白石、燕尾屋脊、传统石雕……在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有这么一栋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6层楼房,从外观到内设集中展示、推介闽南传统营造技艺。这栋楼房的负责人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蒋钦全。

今年65岁的蒋钦全是惠安县崇武镇五峰村人,少年时便开始学习传统石雕技艺,学成后靠着纯熟的石雕技艺外出谋生;人到中年深入钻研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承接的古建筑项目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2016年在家乡择址修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有人问他,为什么会在村里修建传习所?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乡愁。

蒋钦全在传习所工作室构思创作。邓文祥 摄

出身石雕名门 苦心钻研成行家里手

出生于石雕世家的蒋钦全,是清代蜚声八闽的“蒋源成石铺”第六代传人。其先祖蒋山斗于清道光年间,在福州城内开了间名为“蒋源成”的小石铺,专事石雕技艺,并请江苏一姓武的状元题写“蒋源成石铺”店匾,其石雕作品遍及台湾、东南亚地区。

“蒋氏石匠铺”传承到蒋钦全父亲蒋建发手里之时,因蒋家石雕技艺精湛,1976年11月参加建造“毛主席纪念堂”中的门廊、门厅及大立柱石的安装;1979年参加承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这也是蒋氏一门石匠艺人里迄今享有的最高荣誉。

上世纪70年代初,年仅13岁的蒋钦全在祖辈的精心传教下,学习石雕基础技艺。1973年进入“国营惠安石雕厂”师从伯父、父亲等石雕匠师,学习闽南古建筑中石作的素平、平花、水磨沉花、剔地雕、透雕、四面雕、影雕等一系列石雕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以及石雕创作技法等。

蒋钦全(中)指导工人安装房梁。张梓昌 摄

“我刚开始学习石雕,我伯父和我说‘在打石头时,手没有打到痛,就不能出师’,这句话告诉我要雕刻出好作品,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蒋钦全回忆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前辈的指导下、在凿起锤落间,蒋钦全在石雕业界逐渐崭露头角,其作品既保持着浓郁的闽南乡土气息,更呈现出自身独特的技艺风格。1988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专注于传统石雕产品的开发和石雕技艺的研发。中国当代古建筑大师杜仙洲曾不吝赞誉:“凿刀似毛锥,落笔便生风;造像出神采,全凭意匠功。”

“惠安石雕历史有1600多年,石雕技艺在这里代代传承、不断发展,特别是家乡崇武一带,只要肯学肯吃苦肯下功夫,学下这门技艺是迟早的事。”蒋钦全说。

据悉,在台湾雕艺界里,至今流传着“无蒋不成场”的说法,这个“蒋”特指惠安县崇武镇五峰村的蒋姓雕刻师傅,惠安石雕之鼎盛可见一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蒋钦全获评泉州市劳动模范。受访者 供图

“晋升”古建筑界 匠人之心传承工匠精神

出于对闽南传统红砖建筑的喜爱,1998年,蒋钦全开始涉足古建筑界,认真钻研直至“晋升”深耕古建筑各类营造技艺。他先后师从张由芳、杜仙洲等名匠大师,潜心研习,精通仿古建筑营造和文物建筑修缮。

“闽南古民居的石雕刻主要是门面雕刻。许多石雕刻都是把历史文化刻在里面,其中还涉及到了风水、哲学、鲁班尺等框架的相关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蒋钦全利用自己学习石雕掌握的专业知识,敲开了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探索之路。

2002年,蒋钦全承接、重组福建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精通传统古建筑工法技艺的他,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每一个项目都当作文化工程来打造,并提出“今日精品工程,明日文物胜迹”的经营理念。

秉持着这一理念,多年来,他除了主持营造泉州本土的东海观音禅寺、元妙观、刺桐阁、安平桥保护修缮等工程外,还营造厦门普光寺玉石宝塔、莆田湄洲妈祖平安塔、福建土楼、江苏昆山慧聚寺(天后宫)景区、澳门妈祖文化村天后宫、印尼巴东西兴宫、新加坡国会大厦。

其中昆山慧聚寺景区项目规模宏大,集传统红砖宫庙建筑技艺与文化之大成,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当代古建筑文物大师罗哲文曾称此为“泉州红砖建筑营造技艺又一次很成功的演绎”。2011年,蒋钦全得以拜入罗哲文大师门下学习。自此,蒋钦全的传统古建筑营造技艺突飞猛进,实现了质的提升。

在业界享有盛誉的蒋钦全是中国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习基地负责人。受访者 供图

“建筑文化是一座桥梁,能凝聚海外华侨华人及游子的乡愁记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至今,深耕闽南传统建筑界50多年的蒋钦全不仅将高超的建筑技艺带到海外,还将优秀的建筑文化带出国门,凝聚乡愁记忆。2013年12月,第三届央视乡土盛典——2013乡土文化风采榜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蒋钦全凭借对闽南红砖建筑完美的演绎,成为该年度10位获奖人物之一,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嘉宾为获奖人物颁奖。

蒋钦全认为,泉州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广大古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古城众多遗产点齐聚,保护区、缓冲区仍有许多闽南传统民居,这些建筑的保护和修缮至关重要。

现如今,事业有成的蒋钦全,也有了多重社会身份。有人称呼他董事长、企业家、教授,也有人叫他蒋大师,而他却喜欢以“匠人”自称,从内心里发愿要为传承、发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不懈努力。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我的古建筑生涯起起落落,也算是尝尽了酸甜苦辣。不管何时何地,我都牢记自己是一名匠人,带着匠心对待每一次创作,每一次选择。”蒋钦全表示,家乡惠安素有世界石雕之都、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 中国雕刻艺术传承基地等美誉,作为一名惠安匠人为此深感骄傲,这也是鞭策自己不断成长的动力之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蒋钦全获评央视乡土盛典十大人物。受访者 供图

蒋钦全现为泉州当地数所高校客座教授。邓文祥 摄

传道授业 期待年轻人保持初心

“技艺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传承过程是这项技艺最有价值与魅力的时刻,为此不断努力,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使命。”

作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蒋钦全为打破传统技艺秘笈“不足为外人道”的规矩,果断成立“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招收有志于闽南传统建筑技艺的人才,并受聘为福建工程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等院校客座教授,入校为学生授课。2019年2月,黎明职业大学“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蒋钦全大师工作室落成,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模式,通过进行现场授课、开设讲座等方式来传承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发挥了“传、帮、带”作用。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一项传承千年的珍贵技艺,不能在我们这辈人手上断了,希望能有更多人来了解学习。”蒋钦全说。他还花费10年时间编撰了《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一书,供广大院校学子及建筑同行参考学习,此书也被称为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方面的百科全书。

多年来,蒋钦全从未间断招纳年轻的古建筑爱好者,并给予悉心指导,传授技艺,培养了蒋施恩、蒋武强、李泽平、康光森等多位传承人,带出一支支技艺高超的团队。期间,蒋钦全曾带领团队在参加省、市两级古建匠师技能大赛中夺得桂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蒋钦全带领团队参加泉州市古建泥瓦工技能比赛荣获一等奖。受访者 供图

2016年,蒋钦全在家乡建立一栋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总建筑面积4150平方米,设有大匠工坊、匠宗精品展示厅、匠道讲堂、蒋钦全大师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室,主要通过实物实例展示和传授研习等多种手段,在家乡推介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班门勤练斧,立志赶公输。”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大门口的这副对联十分醒目,蒋钦全将恩师罗哲文的师训当作毕生追求。

“我是从五峰村走出去的,看到家乡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也希望能发挥自己所长,为家长的发展贡献一份力。”蒋钦全告诉记者,建造这栋闽南风格的大楼,希望通过“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这一项非遗文化吸引更多游客来家乡参观打卡。

    蒋钦全在黎明职业大学非遗工作室里为学生讲解闽南花砖的雕刻技艺。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常年在外打拼,蒋钦全乡贤仍时刻惦记着家乡的公益事业。家乡成立老年人协会,第一套锣鼓是他送的。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村中生活困难的乡亲,也总有他的身影。泉州少林寺、泉州清源山、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惠安县慈善总会、崇武五峰村老协会及教育基金会……都留下了他贡献的芳名。

弱冠之年带着纯熟的技艺离开家乡,花甲之年带着丰富的经验返回家乡,他也给家乡年轻人分享自己一路走来的所感所得。“年轻人们在成长路上需要保持初心,活到老,学到老!”蒋钦全说,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走进“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大楼”,了解并从事古建营造行业,将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推向全世界。

“这项技艺的掌握需要糅合十几种门类的知识,培养一个传承人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传承之路漫长而孤单,但蒋钦全依旧积极寻求发扬和传承这项技艺的有效方式,“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的力量加入进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人物名片:

蒋钦全,惠安崇武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建造师,国家级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泉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把闽南建筑技艺发扬光大,蒋钦全创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培养了一批批继承者,其本人也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大师收为关门弟子。作为闽南古建筑界领军人物之一,蒋钦全坚守初心深耕闽南传统建筑界50余载,将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与红砖文化传播至大江南北、港澳台地区,乃至全球华人聚居地。历时10年创作出版的《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一书,荣获福建省考古博物馆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入围作品,并成为相关高校教学辅助教材。

蒋钦全向记者赠送书籍《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邓文祥 摄

即时 | 2023-02-12 20:36

东南网2月12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杰 通讯员 陈秋红)年刚过不惑,离家已廿载。今年春节前,李志刚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惠安。李志刚的身份有很多:中科院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肿瘤免疫资深科学家……然而此时,他是一名归乡的游子,一位卓越的励志乡贤。

少时勤学苦读,青年热血钻研,壮年一展抱负……回首来时路,李志刚的人生看似顺风顺水,实则“暗流涌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直至今日,李志刚依然坚定地认为其所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来源于努力和拼搏,而这,也是闽南人身上最重要的特质。

李志刚博士在实验室。受访者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传承优秀家风校风 铸就勤奋好学品格

1982年,李志刚出生于惠安净峰镇墩南村,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家庭经济压力大,但父母却不曾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我父亲不仅勤劳勇敢,而且很有远见。”李志刚回忆,在那个“读书浪费钱,不如打工赚钱”的年代,父亲李辉泉始终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为了支持孩子们上学,李辉泉毅然外出赚钱养家,从一名石匠学徒到创业有成,一路艰苦奋斗。母亲则是吃苦耐劳的惠安女,每天起早贪黑,种田务农帮忙维持生计。在父母的身体力行、谆谆教导下,孩子们都很懂事,主动分工承担家务。良好的家风也让李志刚从小养成了自觉自律、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

“我们家的学习氛围很好,兄弟姐妹都是互相帮忙,共同进步。”小学时期,李志刚的学习成绩就一直保持学校前列。到中学时期,李志刚家庭已较为富足,但父亲依然要求孩子们保持勤劳节俭的好习惯,良好的家风在周边乡邻有口皆碑。

李志刚与家人合影。受访者 供图

对李志刚而言,求学路上的每个收获都凝聚着不懈的坚持、努力与汗水。他坚信,勤奋比天分更重要。因为勤奋,小升初时,李志刚从净峰镇近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惠安一中录取;因为勤奋,在中考时,李志刚依然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获得“曾纪华奖学金”,直升惠安一中高中部;因为勤奋,李志刚在求学生涯中付出百倍努力练习薄弱的英语,直至出国后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分享科研成果;因为勤奋,李志刚一路刻苦钻研,终于走向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

“志刚校友专注学术研究,造诣深厚,是一中母校的骄傲。”惠安第一中学校长梁生辉告诉记者,惠安一中已有107年的办学历史,涌现出了包括李志刚在内的许多杰出人才,为了让学生知行合一,学校在注重实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瞄准创新素养,全面构建立体的高质量教育新生态。

“志刚同学是一个素质很高的人。”在李志刚高中班主任骆小凡看来,志刚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为人十分低调,即便家庭经济条件好,也十分节俭,从不张扬。高中三年来,李志刚一直担任班长,与师生们关系很好,后来外出求学,也时常与老师联系。“他的目标感很强,取得成就是必然的,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对于如此优秀的学生,骆老师深感自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坚持初心一路求学 科研成就屡获突破

一直以来,李志刚都对生物医学科技抱有浓厚的兴趣。父亲回忆李志刚的儿时趣事:“他从小负责喂鸡,因为喂得多喂得好,深受家禽们‘喜爱’,喜欢观察禽类的生活习性和群居生活……。”

上世纪90年代,体细胞克隆技术和生物科学的兴起,让李志刚对生物科技产生了懵懵懂懂的热爱,这种内驱力推动他在这个领域不断前行。“我决心探索生命的奥秘,高考时果断选择了生物技术专业。”大学本科,李志刚考进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并在2004年以优异的考研成绩,被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李志刚读研期间,师从中科院遗传所所长陈受宜教授(左)。受访者 供图

“考进中科院,将我真正带进了探索生物医学科技的人生旅途。”在中科院,李志刚进入国家生物基因重点实验室深造学习,师从分子遗传学领域泰斗、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所长陈受宜教授。在陈教授的指导下,李志刚投入紧张的学习科研工作,尽情地在生物医学科技海洋中遨游,激发着他用生物技术的手段解决医学上难题。读研期间,李志刚先后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并年年获得“中科院研究生奖学金”。

“当前生物医学科技主要原创性研究、关键核心技术还是来自于美国、加拿大,你博士毕业后如果能去国外深造,一定能在生物科技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我们国家的生物医学科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博士即将毕业之际,导师陈受宜的一番话如同指南针为学生李志刚找准了方向。在恩师的鼓励下,2011年起,李志刚先后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留学深造,担任博士后、访问学者。

李志刚博士在美国深造期间留影。受访者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麦吉尔大学是白求恩大夫的母校,该学校免疫系系主任madrenas教授是加拿大免疫学的首席科学家,他深耕病原菌免疫学多年,并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madrenas教授了解到李志刚的研究背景,立即邀请他加入课题组,主攻非经典的t细胞信号通路。

“在这个项目开展的初期,我碰到了很多困难,实验室前期的研究数据不完善、结论不清晰,也没有稳定的蛋白分析平台。”于是,李志刚决心从头分析前期数据,对关键结论进行重新验证,并重新搭建蛋白互作分析平台。“madrenas教授在这期间给了我很大的空间,让我自由发挥各种设想。”

李志刚博士在实验室做实验。受访者 供图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与坚持,李志刚完善了前期的数据,并纠正了前期误导性的结论。之后,他创新性采用了领先的triceps技术,一步步筛选并验证了lama2为超级抗原的新受体,进一步挖掘新受体引发的信号通路下游组分。这一研究破解了学界十余年未解的“非经典t细胞信号通路的起始之谜”,为t细胞激活和增强型car-t的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及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

本世纪初正值肿瘤免疫疗法方兴未艾,李志刚也着手进行这个项目的临床转化工作,探索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理,研究复杂的肿瘤微环境、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的相互关系,并通过改造免疫细胞、激活免疫系统,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凭着一股执着的钻研劲儿,李志刚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调控机制上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调控人体免疫机能以清除肿瘤细胞、治疗癌症的方法初见成效,曾先后三次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免疫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并应邀先后参加了在世界生物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冷泉港国际会议以及世界细胞论坛,在大会上分享研究成果。

在李志刚中学时期的日记本扉页上写着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至今仍是他的座右铭。他始终认为,学海无涯,并时刻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种对知识的渴求支持着他走出家乡,走到全国,乃至跨过大洋,走进世界级的研究所,探索全球最前沿的生物医学科技。

李志刚博士在加拿大细胞论坛分享研究成果。受访者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心系桑梓报效祖国 科技赋能家乡发展

虽然在加拿大拥有稳定的事业,爱人和孩子也很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与学习,但生长于中国的李志刚始终怀揣一颗爱国爱乡的赤子心,特别是在获悉国家“十三五”规划在生物医学科技方面的发展目标、科研环境和创业条件后,他毅然决定回国发展创业。

“作为一名中青年科学家,我的人生正在重新起步,我的事业舞台就在祖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要把自己的人生业绩书写进家乡的发展史。”尽管导师madrenas教授非常诚恳地挽留李志刚,但在深入了解他的想法后,也支持他回国的决定,并与之保持密切联系。

采访结束后,采访组与李志刚博士合影。邓文祥 摄

2019年,李志刚携全家回到国内,开启了新的人生阶段。回国后,他主攻肝癌细胞治疗领域。“免疫治疗是通过改造免疫细胞或者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进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可以和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联合,根据疾病的特点及不同的进展阶段,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未来的肿瘤治疗一定是多学科综合诊治的模式。”李志刚采用细胞治疗的手段,结合他在国外的博士后研究中对肿瘤微环境以及t细胞信号通路的深刻理解,开发设计car-t细胞产品,承担、完成了多个癌症防治重点项目,在攻克肝癌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21年,李志刚因在抗肝癌药物研发领域的贡献,获评为江苏省“双创人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希望通过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共同努力,开发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让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可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惠安人,李志刚也希望能将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带到惠安,在家乡建设一个世界级的生物基因实验室,以科技赋能带动家乡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可喜的是,李志刚已就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和惠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李志刚博士受邀参加惠安“博士菁英汇”活动。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我对家乡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李志刚寄语家乡年轻人,要对自己的未来有多个层次的考量,要有担当作为。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不可能随便成功,一蹴而就。确定好人生目标,并朝之努力奋进,方能在时代舞台上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做一个真正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李志刚博士。邓文祥 摄

人物名片

李志刚,惠安净峰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后,现任国内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肿瘤免疫资深科学家、肝癌治疗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肿瘤免疫学、肝癌免疫治疗、t淋巴细胞活化等。

李志刚在中科院求学期间,曾参与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并年年获得“中科院研究生奖学金”;2018年,李志刚在加拿大率先发现了超级抗原的新受体lama2,破解了学界十余年未解的非经典t细胞信号通路的起始之谜,为t细胞激活和增强型car-t的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及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2019年,学成归国的李志刚主攻肝癌细胞治疗领域,采用细胞治疗的手段,开发设计car-t细胞产品,承担、完成了多个多个癌症防治重点项目,在攻克肝癌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至今已申请国际pct专利三项;2021年,李志刚因在抗肝癌药物研发领域的贡献,获评为江苏省“双创人才”。

即时 | 2023-01-17 21:32

东南网1月17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林杰 通讯员 陈秋红 实习生 汪梓裕)荣获国内多项医学类和科技类大奖、助推肝癌放射治疗首次进入国际指南、发表临床和基础研究论文18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28名……深耕肿瘤放疗前沿领域数十年,带领科研团队完成前瞻性的研究,回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昭冲在医学界的从业履历,可谓成果斐然。

初次见到曾昭冲教授,是在家乡惠安的海边。虽然年逾六旬,头发也已花白,但这位惠安乡贤的步伐还像年轻时那般稳健。即便在上海工作三十多年,曾昭冲依旧是“乡音未改”。谈到家乡,他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曾昭冲教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视频授课。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30载潜心医学 勇斗“癌王”立标杆

时间倒回到1989年。当时大学本科毕业的曾昭冲还在家乡的医院工作,为了延续自己的“医师梦”,曾昭冲离乡背井前往上海攻读外科学硕士,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外科学教授汤钊猷。

毕业后,曾昭冲留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工作。当时,肝癌曾一度号称“癌王”,不能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往往只能延续几个月的生命。意识到放射治疗的重要性,汤钊猷把研究放疗这一重担交到了年轻的曾昭冲手中。

1992年11月,汤钊猷院士给曾昭冲教授的信提到,肝癌放疗是一张白纸,鼓励他从事肝癌的放疗。

“大学本科毕业后,我在泉州有过两年的工作经历,那时接触不少肿瘤患者受制于治疗条件,看了很心酸,更加坚定了我从医的决心,那个年代的我们对知识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从那时起,曾昭冲也从一名外科医生走进了放射肿瘤领域。

为了写好面前的这张“白纸”,在导师汤钊猷教授的推荐下,曾昭冲曾两度前往美国深造。当时,国内外将肝癌视为放射治疗的禁区,学成归国的曾昭冲带领团队开展肝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在此之前,肝癌病人并不能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曾昭冲团队开创的肝癌放射治疗解决了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的难题,大大提高了肝癌病患者的治愈率。

本网记者采访曾昭冲教授。 黄勇专 摄

曾昭冲2001年开始主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的工作,至今已有21年,累计放疗肿瘤病人4万余人,无医疗纠纷和差错。当初的那张“白纸”,绘满了最新最美的蓝图。这数十年间,他潜心医学,探索开拓,特别是在留学回国后,他在肝癌研究所全体同仁的支持下,开展肝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相关论著。

迄今,曾昭冲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共计发表180余篇肝癌放疗临床和基础研究论文,其中sci英文论文120篇、中文论文60篇。这些肝癌放疗的论著,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篇论著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曾昭冲教授获得的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证书

“看到那些病人,通过放疗能延长生命,还和我们医生成为了好朋友,我感到很欣慰。”曾昭冲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而这样的坚持贯穿于始终。

如今,曾昭冲带领的中山医院放疗科已经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科室,引用他的“中国经验”使肝癌放射治疗首次进入国际指南,临床研究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不仅让众多已经“判了死刑”的癌症病人起死回生,也为祖国在国际医学界赢得尊重和赞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06年,曾昭冲教授应邀到第42届日本肝癌年会上作报告,图为大会结束后,组织者授予曾昭冲教授ag真人国际官网的荣誉证书。受访者 供图

言传身教勤钻研 放疗学科带头人

“给病人治病,团队协作是最重要的。”曾昭冲说,放射治疗同样也是一场“立体战争”——医生负责诊断、确定靶区;物理师主要测量剂量、矫正机器的精准度;技术员需要操作机器;剂量师则负责处理图像;还有网络工程师……曾昭冲平日里就和整个团队共进退,为肿瘤病人开展放射治疗。

2008年,曾昭冲教授应邀,在亚太肝病年会上作报告。受访者 供图

在治疗中,团队也着实碰到了不少问题。治疗时,肝脏会随着呼吸运动而移动,而放射治疗的射线却只会按照既定的轨迹前行。“打到体内的时候,要是器官动了,那就打偏了。就像在打靶,瞄得很准,但是风一吹,打到靶子的机会就要降低很多。”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曾昭冲在团队内发起头脑风暴,凝聚众人智慧,力求实现最优解。苦思冥想后,一个全新的想法应运而生。“既然肝脏会运动,那用压腹的方法减少运动幅度不就行了?”

可算是迈出了第一步,但怎么压还是关键。曾昭冲和团队经过多次探讨研究,设计出了一种特殊的打气装置。治疗时,在病人腹部上方放置一个气囊,当压力达到70毫米汞柱时,肝脏就能处于静止状态。曾昭冲和他的团队也凭借着这项技术,拿到了两项专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借鉴。

曾昭冲教授授课现场。受访者 供图

“现在的人才培养,我主要还是从医疗、教学、科研这三个方面入手,尤其是科研。”曾昭冲认为,无论是治疗肝癌,还是其他疾病,都需要不断钻研,否则就会原地踏步。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曾昭冲身上,还有一种乐于分享的精神,他认为,单靠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只能帮助到一小部分人,通过研究,将自己的成果与同行分享,就如同把一滴水放入大海,能够让更多的患者获益。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许多医生都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为了卓越的临床人才。

除了有放疗科主任这个身份,曾昭冲还是一名博士生导师。从教多年来,他已培养了28名硕士、博士。在第64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会上,他的学生有六篇论文被选中,其中两篇在大会上做口头发言,另有四篇被选为墙报交流。令曾昭冲欣慰的是,这些学生学有所成之后无论身处何方,都没有离开过放射治疗这一领域。如今,他们已然成为全国各地医院的骨干力量,加入当地人才计划,开展相关研究,共同“放射”光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昭冲教授带着年轻医生做实验研究。受访者 供图

铭记惠人惠己 功成不忘桑梓情

对一件事感兴趣后,就会全身心投入——这是曾昭冲的中学老师王泽楚对他的评价。

还在福建惠安一中读书时,曾昭冲就加入学校的地震测报兴趣小组。王泽楚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曾昭冲个子不高,对地震测报颇感兴趣,研究起数据来极其认真。凭借肯钻研的精神,曾昭冲在初二年就获评省优秀地震测报员。

曾昭冲教授(前排右七)回乡参加惠安县曾纪华奖学金颁奖活动。图源:惠安侨联

“昭冲同学在中学参加地震测报的钻研精神比较少见,他对地震数据的精益求精态度,或许融入到他后来从事医学领域研究工作中去。”王泽楚介绍,曾昭冲还是一名有跨栏特长的运动员,大学期间曾代表学校参加省级运动会,并成为国家三级运动员。

聊起学医,曾昭冲坦言,主要得益于小学教师出身的父亲的教诲。父亲告诉他:“去当一名医生吧,当医生可以救治病人,为社会作贡献。”

1986年从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曾昭冲被安排到家乡泉州地区的医院从事肿瘤医疗工作。两年之后,带着攻克肿瘤梦想的曾昭冲报考了研究生,并如愿以偿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曾昭冲教授(左一)年轻时与家人合影。受访者 供图

成功地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闯出一番天地后,曾昭冲也为家乡人民带来福音。期间,来自家乡的一位有肝癌家族史的晚期肝癌患者,经过他的放疗结合介入治疗,如今患者已经无病存活19年。同样有一位99岁高龄的老家乡亲,经过立体定向放疗也获得治愈。

此后成为名医的曾昭冲也常常回老家惠安义诊,为十里八乡的百姓送来健康。“因为工作需要,大半辈子在外地生活,能有机会回到家乡为乡亲们服务倍感高兴。以往我的父母、老师经常教育我,医者仁心,心系养育你的故土,心系陪你成长的患者。”已是花甲之年的曾昭冲表示,当前他积极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课,每周三次,希望能够惠及更多的医生同行和患者。

攻成不忘报桑梓,一直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的曾昭冲,近些年都受邀成为曾纪华奖学金委员会代表,回乡为高考优秀学子颁发“曾纪华奖学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室,曾昭冲教授向求医者耐心讲解。受访者 供图

“我学生时期也获得过‘曾纪华奖学金’,奖学金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期待家乡的学子在今后的道路上能戒骄戒躁,勇敢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在未来的学业、工作上实现更加高远的人生追求。”曾昭冲说,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就告诉他,“惠安”两字的由来有一层含义是“惠人惠己,安家安国”,此后他也将这句话铭记于心,多年来始终践行着惠安人的这种精神。

漫步在家乡广阔的海边,回首当年走过的路,已成为惠安在外知名乡贤的曾昭冲说道:“我们惠安人有一种勤劳刻苦的精神,我带着父辈和老师的教诲去抗击肝癌,带着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医学,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长,就是惠人惠己。”

曾昭冲说,医学道路无止境,自己将依旧奔跑在路上,保持走出家乡时的美好初心,奋勇前行。

人物名片:

曾昭冲,出生于1962年,惠安螺城人,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986年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毕业,1989年考取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学家汤钊猷,致力于肝癌防治基础研究和放疗临床工作。深耕肿瘤放疗前沿领域数十年,曾昭冲带领的中山医院放疗科已经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科室,引用他的“中国经验”使肝癌放射治疗首次进入国际指南,为祖国在国际医学界赢得尊重和赞誉。

即时 | 2022-12-26 08:54

东南网12月26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林杰 通讯员 陈秋红)“敢为天下人先,爱拼才会赢”道出了泉州人的拼搏奋斗精神,不少泉州人凭着“爱拼敢赢”这股闯劲,成功创业,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来自惠安县山霞镇的乡贤李宗海博士便是其中一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科济药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他,于2021年6月带领科济药业成功上市,致力于研发治愈肿瘤患者的创新药物,实现了从一名肿瘤新药研究专家到创新医药企业领军者的蜕变。

李宗海在家乡惠安接受采访。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谈成长:改变现状,是一种使命

“人为什么能成长,就是因为有挑战有困难,你才会想着办法去解决它。”今年8月,从美国出差回到惠安老家探亲的李宗海乡贤如约接受采访,谈起如何从一个普通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抗癌药物研发专家,他内心那种挑战和改变现状的渴望依旧特别强烈。

现年48岁的李宗海出生于惠安县山霞镇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他排名最小,一家老小都靠父母务农、做零工等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后来为了改善生活,父母尝试做点小生意,开店卖煤炭、水泥、石材,我青少年时也跟着卖过废品、扛过水泥袋,半夜在崇山峻岭中押车。那些都是靠苦力经营的小本生意,但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李宗海说,小时候“耳濡目染”父母一辈盼望过上好日子,也激励着他求学上进,使自己有一种使命感。

初中时,李宗海在惠安山霞中学就读,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荷山中学。经过三年高中努力学习,他考入湖南医科大学(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本科毕业后,李宗海选择继续读书深造,此时的他没有选择深入学习预防医学专业,而是选择攻读本校肿瘤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李宗海的就业选择又出人意料,去了一家民企药厂从事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的研发工作。

李宗海博士在实验室与同事交流。受访者 供图

“没有选择去医院当医生,是因为当时很多肿瘤没有好的药物,我想研发出可能治愈肿瘤患者的药物。”李宗海说。两年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肿瘤创新药物的各种知识和技术,但由于当时创新药研发环境还不成熟,企业的支持资金也比较有限,因而他决定继续深造。

2002年,李宗海考取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肿瘤分子生物学家、肿瘤基因治疗奠基人之一顾健人院士。读博期间,他筛选到了egfr的靶向多肽ge11,已被国际上应用于基因治疗、纳米载体、给药系统、靶向影像等研究中,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于靶向肿瘤研究的非天然靶向多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李宗海博士。受访者供图

谈目标:治愈肿瘤,让患者用得起

2005年博士毕业后,李宗海的人生又面临新的选择,很多同学都选择出国深造,而他则选择留在国内,加入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并),从事研究工作,持续与肿瘤作“斗争”。

为了尽快研发出可治愈肿瘤患者的新药,李宗海也组建了生物治疗实验室,打造一个20多人的研发团队。在2010年,他们开始进军car-t细胞疗法领域,这是一种能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据了解,相对于血液瘤,实体瘤(如胃癌,肝癌)占人体肿瘤90%以上,往往预后更差,挑战更大。为了解决这些病患需求,李宗海在开发血液瘤car-t产品的同时,把大量的研究瞄准更具有挑战性的实体瘤。

做科研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2013年,李宗海和团队在仁济医院拿到了car-t技术临床研究的伦理批件,可却面临着没有启动资金这一问题。

为了心中理想,李宗海2014年带领团队创建科济生物。同年,他发表了国际上第一篇针对肝细胞癌的car-t技术论文。次年5月,他们迎来了第一个胶质母细胞瘤病人,一个月后,迎来了第一个肝癌病人。2016年1月,科济生物还获得外部机构的资金支持。随后,他们不断拓展临床试验范围,包括胃癌、胰腺癌等。

李宗海在会议上发言。受访者 供图

2021年6月18日,在李宗海的带领下,科济药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科济药业”)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对于科济来说,上市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以上市为契机,整合各方资源、快速推进现有临床试验候选产品上市;同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开发更多有望治愈肿瘤患者的创新药物,济世救人。”

李宗海说,在全球医药领域,有将近一半的投资资金放在肿瘤研究领域,我们也希望能在肿瘤药物投入临床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不但要治愈患者,还要让患者用得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科济药业上市当天,李宗海与家人朋友合影。受访者 供图

谈理想:生命只有一次,做有价值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济药业上市当天,李宗海的家人也应邀来到现场,一起参加上市敲锣仪式。“非常感谢家人们从小到大对我的支持,也希望能跟他们分享我的喜悦,一起见证科济药业的重要时刻。”李宗海说,虽远在上海,他时时刻刻记着家乡亲人。

看到李宗海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家人们也为他骄傲、开心。“弟弟是一个比较有恒心的人,从小到大做什么事专注力都很强。”李宗海的哥哥李宗河告诉记者,作为哥哥,他希望弟弟能继续发挥自己所长,研制出更多好的药物,帮助肿瘤患者们。

一个从惠安走出去的农村娃,能取得如此成绩,李宗海也从邻居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变成惠安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不管是在肿瘤研究所上班,还是创办科济药业,宗海校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研究出对人类有贡献的药物。他具有惠安人的坚持和韧性,认定的东西就会按规划一步步去完成。”李宗海母校荷山中学的校友刘少安说。

李宗海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免疫肿瘤研讨会。受访者 供图

“未来,是人才的竞争。我建议正在奋力拼搏的年轻人,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有竞争力的人,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多与用人单位互动、交流,这样能对自己的价值有更好的认知,并且要给自己定好目标,相信总有发光的时候。”李宗海希望年轻人能把每一次挑战都当作一个动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公司上市对于李宗海来说只是一个开始,他仍坚持在科研一线,挑战新的目标。他表示,对他们来说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开发可治愈肿瘤的新药,从而让人们不会“谈癌色变”。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这个团队时常在聊,还是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访谈中,李宗海说,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失业者”,那也就意味着大多数肿瘤都被人类攻克。

“药物研发真的是十年磨一剑,甚至还会更长,活儿真的是做不完,那就让我们保持一种活力,一直前进。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业真的是一种幸福。”李宗海微笑着说。

李宗海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受访者 供图

人物名片

李宗海,惠安山霞人,现任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科济药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

李宗海博士是国际知名实体瘤car-t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2022年,李宗海博士带领的科济免疫细胞研发班组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1    


网站地图